襄阳建巨型伏羲摩崖石刻糟踏历史还是文化传承?

31.08.2014  03:02

    湖北襄阳近日开工建设巨型伏羲摩崖石刻雕像,高70.5米、长230米,引来广泛关注和质疑。这究竟是一起破坏生态、劳民伤财、糟踏历史人物的人造景观政绩工程,还是修复自然生态、提升当地人文魅力的文化传承之举?

    政绩工程还是市场工程?

    人们首先质疑的问题是,造如此大的像是谁花钱?花谁的钱?是不是又是领导意志、纳税人买单?

    襄阳市襄城区岘山文化旅游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张光荣说,岘山是历史文化名山,古代文人留下了大量与之相关的诗作,清代诗人郑梅岭的《岘山十景》一景一诗,尤其概括了岘山的人文魅力。为了发展地方文化旅游产业,目前襄城正规划打造新的岘山十景,被网友质疑的巨型伏羲摩崖石刻雕像正是其中一部分。

    据介绍,襄阳文化产业园总面积5500亩,由私营企业襄阳智谷文化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规划投资69亿元,政府只负责规划审批、基础设施配套和征地拆迁等相关工作。

    襄阳智谷公司总经理高翔说,他们规划投资2.5亿元,在这一片被破坏的区域建设摩崖石刻和修复生态,目标是给游客留下一个印象:看摩崖石刻首选襄阳。破坏生态还是艺术精品?

    人们质疑的另一个问题是,摩崖石刻必然会破坏山体,破坏生态环境。

    记者在紧邻襄城区城区的施工现场看到,郁郁葱葱的岘山在这里的确遭到破坏,因为人工开挖造成大面积的山崖裸露,与周边茂盛的树木形成巨大反差。

    张光荣说,过去这里是一个采石场,上世纪90年代被废弃,但被破坏的山体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得到修复,成为城市一块巨大的“牛皮癣”,总面积达到6万平方米,断崖最高处有70多米。

    高翔说,他们对这里的山水自然条件进行了梳理,决定利用现有的“断崖条件”和捕捉到的文化实质,建设巨型伏羲摩崖石刻雕像,把被破坏的山体打造成大地艺术精品。

    据介绍,伏羲摩崖石刻由国内著名雕刻大师聂承兴负责设计,其设计方案已通过了襄阳市城乡规划委员会的审核。

    糟踏历史还是文化传承?

    利用历史文化人物来进行旅游开发,成为全国很多地方效仿的“点金术”,这种发展冲动的确引来一些文化混乱和重复建设等乱象。不少网友呼吁“不要再糟踏历史人物了”“这样的人造景观还是少些为好”。

    但襄阳当地的一些文化界人士认为,对历史文化进行旅游开发不能一棍子打死,能做成精品那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而且在襄阳做伏羲摩崖石刻雕像也并非是“无中生有”。

    据介绍,东汉皇甫谧所著的《历代帝王世纪》记载:“伏羲葬南郡,在襄阳。”到南北朝时岘山还保留有伏羲庙,香火很旺,在当地至今还流传有不少有关伏羲的传说。

    高翔说,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我们共同的文化图腾,我们梦想把伏羲摩崖石刻雕像打造成可传承百年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