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补太低,以后不出差了”威胁不了改革
原标题:“车补太低,以后不出差了”威胁不了改革
7月16日,《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下发,备受全民关注的公车改革在酝酿20年后全面启动。(中国网7月29日)
“车改”既是老话题也是新话题,老话题是因为公车改革已然酝酿20年之久,也有很多地方已经先于中央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公车改革试点。新话题是因为最近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标致着公车改革的全面启动。而随着指导意见里面关于车补的标准制定,更是话题中的话题,引起一波一波的讨论。
当然,对于车改的关注笔者以为是分成三类的,一类就是所谓的体制内的人,这一部分人是改革的直接作用者,改革涉及的是自身的切身利益,而这一部分人对于改革的关注是最细致、最全面的。当然还有另一种关注,就是站在一个普通百姓的角度,关注政府行为,尤其是涉及这种触及这种体制利益的敏感行为,这一部分的关注应该说是全国上下最普遍的关注行为,也是改革行为必须考虑到的关注行为。当然,笔者以为还有另一种比较轻松的关注,就是公车拍卖关注。由公车改革而空出的公车,俨然也成为抢手二手车,很多人都有意愿加入这场二手车狂欢。
有新闻媒体报道,有官员在谈到公车改革车补问题时,直接指出“车补太低,以后不出差了”。这就是体制内的人对于车改的关注的一种表达。但笔者以为,在这个表达成分里面,更多的看到的是威胁的成分,体现的是改革的阻力。其实,官员有可能说的是实际情况,车补对于他的工作来说确实过低,但笔者以为理性的指出实际,拿出实际例证似乎更具有说服力,而一句简单粗暴的赌气式话语“以后不出差了”,给人的感觉是赤裸裸的争利益,而与实际工作关系不太大。
其实改革之所以为改革,就是因为它触及到了一部分人的固有利益,而但凡改革都会有阻力,但是改革会推进发展,也会得到新的受益者的拥戴。就像车补,虽然有官员觉得太低,而释放出抵制情绪,却也有一部分基层工作者认为这种全面覆盖式的补贴对自己来说是一种福利待遇。在推进公车改革的道路上“车补太低,以后不出差了”真的威胁不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