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创建1650周年系列报道之十:共赢篇 不能把遗憾留给历史

14.09.2016  11:06

  题记:上世纪莫高窟遭破坏遭劫掠的过程,是国人的伤心史,是人类的遗憾史。如今,对莫高窟一方面做好保护,一方面科学开放,就是为了不把遗憾再留给未来的历史。

  一边,是莫高窟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带动当地旅游业连年上升;一边,是面对敦煌或许成为“第二个楼兰”的严峻考验,一代又一代“莫高人”穷尽心力在保护。

  在这样一场开放与保护的“博弈”中,“莫高人”该如何抉择?游客又该做些什么?

保护第一

  “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2013年5月16日至5月19日,在敦煌举行的中国世界遗产地游客承载量研究与游客管理国际研讨会期间,记者采访了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她说,莫高窟壁画和彩塑艺术及其藏经洞文献和艺术品,是一千年丰富多彩的敦煌文化的厚重积淀,是一千年各种宗教、艺术、文化不断汇流、融合的美丽结晶;莫高窟不仅是珍贵的古代文化遗产,也是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学术研究,是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

  “保护不了,研究什么,传承什么,又弘扬什么?”樊锦诗说,莫高窟不仅珍贵稀有,还脆弱易损,一旦破坏,将不可再生,永远消失。 

  尽管内心深处,所有人都希望莫高窟永远屹立,但岁月的车轮会碾压掉什么,谁都无法预料、无法阻挡。人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让莫高窟少得些病,慢点老去,让它“延年益寿”。

  是啊,如“接力赛”般,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王旭东等一代又一代“敦煌守护神”接过一棒又一棒,不就是竭尽全力在和时间赛跑吗?

  同样的,一批又一批“打不走的莫高人”、无数不曾留下姓名的人以及无数热爱莫高窟的海内外人士,或艰难探索,默默夯筑“莫高大厦”的文化地基;或“变身”建筑专家,让岁月斑驳的危岩险崖解除威胁,为精美艺术建造一个安全的家;或变成植物学家,与风沙长期“周旋较量”,硬是在沙漠里,为洞窟营造出一个没有沙的宜居庭院;或修复、试验、监测、合作,几乎是“寸土必争”地挽救着宝贵的壁画、塑像……他们前赴后继,与各种困难做斗争,不也是为了保护好这些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吗?

  其实,樊锦诗少说了一句话——“保护不了,又开放什么?”难道让千里迢迢慕名而来的游客看破败不堪的洞窟,看风烛残年的塑像,看千疮百孔的壁画?

  怎么忍心,又情何以堪。有心的游客一定会质问:好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何不好好保护?

  是啊,为何不好好保护?樊锦诗们受不起这样的质问,每一个“莫高人”、每一个国人、每一个世人也都受不起这样的质问。

  如同人会生病,莫高窟也会生各种各样的病。看着生病的亲人,谁会撒手不管?

  同样的,和人一样,莫高窟的“病”也会复发,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出现新的病情。看着反复生病的亲人,谁又忍心不做治疗就轻言放弃?

  所以,对洞窟进行及时的治病修复,对自然环境、文物本体、洞窟微环境等进行监测预防,再依据监测结果对症下药,是敦煌研究院的“天职”。而每个有历史感、有责任心的游客也一定愿意让莫高窟多一些“休息”的时间。

科学开放

  因为樊锦诗的“保护第一”说,有的人担心她“光知道保护”,有的游客担心看不到莫高窟文物本体。

  “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开放,我们决不关门做保护”,樊锦诗肯定地说。壁画保护是世界性的难题,无论病后救治、修复,还是积极建立健全预防性保护体系,目标从未改变——既竭尽全力保护,不让莫高窟成为历史的美丽记忆;又想方设法,辩证地处理好保护与开放之间的关系,让游客更好地体验莫高窟的神奇魅力。“但顶级的价值和高度脆弱的保存状态决定了莫高窟必须有度地、有节制地合理开放。同时,在开放过程中,极力保证洞窟文物和游客参观环境两个方面的‘安全’与‘舒适’。”

  2014年8月1日,历时4年投资3.4亿元的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投入使用。

  自此,游客抵达敦煌后,可首先在数字展示中心观赏循环播放的高清数字电影《千年莫高》和《梦幻佛宫》,再去参观实体洞窟。

  “数字+实体”这种新的双重参观模式,保护了莫高窟,对于游客,也是“一举三得”。

  对大多数观众而言,莫高窟不像一般的旅游景点,她有些“高深”“难懂”。通过观看2部数字电影,观众可首先“360度”了解敦煌和莫高窟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石窟艺术,对莫高窟有个轮廓性的认识。

  其次,通过球幕电影,“无死角”地近距离欣赏最具艺术价值的7个洞窟;再加上参观8个实体洞窟,实际参观洞窟数由此前的8个增加到12个,大大丰富了参观体验度。

  再次,让莫高窟单日游客承载量由3000人次翻番至6000人次,大大满足了游客需求。

  当然,也有不少游客依然抱怨,觉得人太多,觉得在洞窟的时间太短……

  这正是一个“两难”。谁都想宽宽畅畅地观赏莫高窟容颜,可时间就那么多,洞窟就那么大,人又总是扎堆,的确很难让每个人都称心如意。

  但敦煌研究院还是竭力想让每个来莫高窟的人再满足一点。比如,建设敦煌石窟保护研究陈列中心、藏经洞陈列馆、院史陈列馆,合理分散游客流量,补充游客参观石窟的不足,增加游客对敦煌文化艺术体验的丰度。比如,分淡季、旺季制定不同票价,同时合理编排多条参观路线,专门研究具有针对性的游客承载量与游客管理模式。比如,应对7月、8月高峰期及“十一”黄金周,推出应急措施。比如在高温天气搭建凉棚、进行喷雾。比如,开设老人快速通道……

  “我们不会将游客拒之门外,我们要做负责任的文化人。”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说,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传承,而传承就需要更多的人了解、认识、热爱莫高窟,加强管理,改善服务,就是既对洞窟负责,也对游客负责。

  “截至目前,‘数字+实体’‘预约+实名’的模式是保护利用结合的最佳模式。”王旭东告诉记者,它首次将现代球幕技术与洞窟壁画保护完美结合,既减少了游客在洞窟的滞留时间,又提升了游客参观丰富度和品质,达到了文物保护、游客承载量和游客文化体验提升的多赢效果。

  事实是最有力的证明。自数字展示中心开放以来,所有洞窟的各项指标都在警戒线以下,而90%的游客认为数字展示中心给人以“震撼”的体验效果,也非常认同先数字体验再实体洞窟且须预约的参观模式。

平衡界点

  保护,还是开放?一直以来似乎是一场非黑即白的博弈。敦煌研究院希望保持日游客承载量6000人次,将洞窟引起病害的各项指标控制在安全值以内;游客期望莫高窟“尽情敞开”,当地政府更是希望莫高窟成为“揽金高手”,成为GDP不断提升的高速引擎。

  “这确实是个矛盾。”王旭东告诉记者,尽管莫高窟希望游客能理性、错峰前来,但景点的淡、旺季几乎是世界性的难题,形成因素太过复杂,敦煌研究院可控的因素太少,能做的就是不断加强内部管理,不断创新符合市场需求的开放模式,或不断研究将游客承载量从3000人次提高至6000人次再提至更高。

  但实际上,真正的平衡界点,或许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理念与意识上的平衡、一致与统一。

  想想看,如果没有莫高窟,或莫高窟日益衰败,游客看什么?想保护的人、想开放的人,不都是奔着莫高窟吗?

  从这一点来看,保护与开放其实并不矛盾,只是视角不同。

  为达成一致的“平衡界点”,做出努力和贡献的不应该仅仅只是敦煌研究院,而是每一个人。

  敦煌研究院自不必说,加固好每一个洞窟、保护好每一尊塑像、修复好每一寸壁画之外,还要与时俱进,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让游客了解更多莫高窟创建的自然、历史、文化背景,更清楚地欣赏洞窟建筑、彩塑和壁画艺术,提升服务质量和游客参观体验品质;同时,有效缓解洞窟压力,提升莫高窟游客接待量,切实缓解莫高窟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

  这一点,敦煌研究院从未懈怠。游客呢,则需要对莫高窟再多一些爱心与包容,比如理解每日最大游客承载量6000人次以及每组参观人数少于30人、每次参观时间4分钟等规定,比如接受“预约+实名+数字+实体”的参观模式,比如尽力“错峰”旅游等。尽管没有丰碑,但在莫高窟的保护史上大家都应该用心“刻”下自己的名字。

  因为,我们都不愿看到,在全球濒临消失的美景榜上,莫高窟榜上有名;我们只是希望,莫高窟能以更加立体、直观的多样形式,继续绽放无与伦比的魅力;我们更加希望,如“飞天”一样存在的莫高窟可以继续屹立,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有幸欣赏她永恒的美!(记者施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