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陇原精彩故事:唤回远去的大美草原 甘肃省实施退牧还草工程见闻
原标题:【行进陇原精彩故事】唤回远去的大美草原——我省实施退牧还草工程见闻
中国甘肃网12月19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记者 王朝霞)冬日,沿肃南县大河乡皂矾沟前行数公里,洁白的祁连雪峰、墨绿的森林、金黄的高山草甸,层次清晰地展现眼前。祁连雪水融化的涓涓溪流,在草甸上形成清凌凌的湖泊。铁丝围栏的草地上,细长的披碱草、浓密的嵩草蓬蓬勃勃。
“草场经过多年放牧,变得稀稀拉拉,我栽过木头桩子围栏草场,但羊群还是能钻进去吃草。这些年,国家政策很实惠,实现了我们牧民多年前的梦想,国家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下发了水泥桩子、铁丝,派了技术员统一安装,算是彻底围栏。禁牧近12年了,草长得齐腰深。”裕固族牧民董勇告诉记者。
皂矾沟草场的变化,是我省草原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作为在全国率先启动退牧还草工程的省份,连续12年如一日,将这一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落到实处,工程区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一些牧区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
草令:退牧还草,科学的“及时雨”
甘肃有天然草原2.68亿亩,占国土面积的40%,是全省面积最大的绿色屏障。被誉为“黄河蓄水池”的甘南玛曲草原,黄河在此流经433公里,补给了总流量的58%,由一位瘦弱少年长成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河西祁连山草原,南保祁连山生态,被誉为河西走廊的“绿色水库”,北面荒漠化草原,阻挡着腾格里、巴丹吉林和库姆塔格沙漠入侵绿洲的步伐;陇东陇中草地连片成带,成为黄土高原保水固土的“勇士”。
然而,由于气候变暖和人为破坏,到上世纪末,全省90%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退化,鼠多了,沙来了。玛曲县欧拉乡黄河水两岸,(转7版)
(接1版)形成了220公里长的沙化带;河西走廊稀疏的荒漠草原上,大型工程修建,给草原留下一道道“硬伤”,风起尘扬;开发金矿,甘南草原被“开膛破肚”,裸露出沙砾、黄土。现实在发出追问:给子孙留下什么样的草原?种群不断扩大的牛羊们普遍面临一个问题: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退牧还草工程,是新世纪以来国家面向西部地区启动的重大草原生态建设项目,是科学保护草原的“及时雨”。我省抢抓机遇,2003年1月上报的8个项目县退牧还草工程试点获得国家批准。
草原上“久旱逢甘霖”。“那时草原上露出一块块秃斑,要是再放牧下去,就像老年人的头发掉光了。”阿克塞县阿勒腾乡阿合塔木村牧民阿里哈别克,指着苏干湖边一片蓬勃茂密的草场,感慨地告诉记者:“多亏国家这项政策,保护得及时!”
首批试点经过一年多的实施,休牧区草原实现了休养生息,此后工程扩大到23个县市区。2003年至2014年,退牧还草工程累计总投资32.08亿元,其中中央投资27.66亿元。全省草原围栏1.14亿亩,其中禁牧3925万亩,休牧6875万亩,划区轮牧465万亩;补播改良3065万亩,人工种草91万亩。这项工程对我省草原保护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重大作用,草原生态由原来“重大破坏”转变为“整体恶化、局部重大改变”。草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明显恢复。
肃北县盐池湾乡党委书记卫红,她亲眼目睹了盐池湾草原的变迁:“退牧还草工程实施12年来,草原上一些曾经断流的小溪又有了涓涓细流,为下游敦煌市的生态环境注入了活力。野生动物也多了,又带来了新问题,经常有牧民来投诉,野牛把家牛引跑了,变成一群野牛来到牧民草场上,还有野驴、黄羊、岩羊等食草动物,见了人也不怕,赶走又来了,与家畜争草吃,让人一筹莫展。”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