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的文艺范儿——我国部分地区乡村春节文化生活精彩纷呈

09.02.2016  10:05

新华社北京2月8日电猴年春节,宁夏、甘肃、辽宁、江西等地部分乡村春节文化生活多姿多彩,呈现出旅游“解乡愁”、歌舞“舒情怀”等新气象。

除夕夜,宁夏固原市西吉县龙王坝村上演了一场原汁原味的“村晚”。晚会的确有点“”,演员就是村上几十位男女老少,“临时抱佛脚”的紧张排练让他们在台上显得还有些不自在;晚会却也不单调,秧歌、秦腔、武术、川剧、合唱等20多个节目着实让村民们嗨了起来。

参与开场舞表演的杨慧琴有些小激动。“刚开始排练时连话都不好意思说,几天下来大家渐渐不怯场了,热情和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她说,感觉原本冷清的春节突然有了年味。

不只是农民春晚给村子增添了年味。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村民自发参与的各色文化演出也会不间断上演。这个深处黄土高原、被群山环绕的小山村今年春节为何如此热闹?

晚会策划组织者、宁夏瑞信龙王坝生态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焦建鹏给出了答案。依托逐步恢复的生态环境和壮大的林下经济,从成立林下产业合作社、建设龙泉湾山庄,到如今融资成立旅游公司,焦建鹏带领村民参与并见证了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2015年,当地实现旅游收入380万元。

春节期间把村民们组织起来既可以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也能带动一些传统民俗项目的表演和传承,而这也是乡村旅游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他说。

在兰州市皋兰县什川镇,“什川大妈”魏玉红再次成为甘肃电视舞台的明星。连日来,她的小品《代言》因展示了农民的“纯朴本色”广受观众好评,被称为“小年夜最灿烂的一颗星”。

这已经是“什川大妈”第三次登上省城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了。“我们农民也有梦想,人生能有几个50岁。”魏玉红说,孩子大了,孙子也有了,她要让自己的人生“出彩”。

从前,“听歌三遍就会唱”的魏玉红,只能在厨房、田野里自娱自乐地唱歌。当地“文化低保”政策让她从田间地头脱颖而出,成为了舞台上的明星。

近年来,皋兰县财政列支资金,推出“一村一品”文化工程,先是每位农民年均3元的财政资金,后又增加到了5元。这一地方财政支持乡村文化建设的政策,被农民形象地称为“文化低保”。

人均5元虽然不多,但对农村文化活动开展来说却是重要保障,从服装道具到桌椅炭火,‘文化低保’都能解决。”皋兰县文化艺术发展局副局长杨涛介绍,目前皋兰县57个行政村都有了一个文化品牌,在册的文艺协会有80多个,“他们是经常有活动,年年上舞台”。

新春之际,辽宁铁岭这个被东北“标签化”的地区,正在传统村落用忆民俗的方式过大年,吸引了多方来客:红灯笼、大秧歌……

在龙王顶民俗村,手持花伞的老汉、反串丑角的媒婆、踩高跷的小丑在秧歌队伍里四处穿梭,给游客们带来独具特色的东北大秧歌。“前些年一直在城里过年,今年特意带家人重新过一次传统大年。”家住沈阳来这里体验传统年味的“80后”小伙陈斌说,“在这里不仅可以看风景、尝美食,还可以带着孩子体验雪中骑马、狗拉爬犁,很有意思。

在我国南方,春节的文化生活另有一番风景。大年初一上午9时30分,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江西南昌市青云谱区城南村村民史明生盼来了村里的舞龙队。

一家人六点起床去祖庙烧了香,就一直在村头盼。眼看队伍快到家门口了才跑回来通知家人赶紧放鞭炮。”63岁的史明生跑得有些喘。他告诉记者,若干年前,他也是舞龙队的一员;现在年纪大了舞不动。

这个村庄有着700多年的舞龙灯的历史,村里有着用鞭炮“请龙”的习俗,寓意新年在龙神庇佑下平安吉祥。2008年,村里的龙灯舞被评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立春过后,我国部分地区气温依然低至零下,但热闹的节日气氛将冬日的萧瑟消除了几分,火红的灯笼透出浓浓的年味。对于广大村民来说,这个冬天不太冷。(记者赵倩、王艳明、张玉洁、汪伟、袁慧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