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对牛弹琴,弦断又有谁听?

19.09.2014  03:18

    据新华社电16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2014年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上,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者吴良镛院士一手拄着拐杖,一手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一步一步缓缓走上了报告台。他用35分钟讲完了以《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半个小时之多,他坚持站着作完了报告。但放眼台下,就在吴老作报告的过程中,大批后排的学生一片片“”下,趴在桌上睡去。当天,台下坐着的是首都多所高校近6000名新入学的研究生。这一幕不仅刺痛了精心准备讲稿的吴老,还刺痛了更多怀着尊师向学之心的人们。吴老上一次站在这里是在2012年年初,他从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手里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大红证书,从此,这位任教于清华大学的“人民建筑师”跻身于中国科技界最高荣誉行列。那次,他在台上的时间也不过5分钟。

    在宏伟庄严的殿堂里,聆听国宝级大师传道授业,本该是一件“幸甚至哉”、争先恐后的事情。是学生惫懒粗鄙,还是先生曲高和寡?事实是双方的精气神没在一个轨道上。事后据媒体记者采访发现,学生多被是组织来的,部分坐在后排的学生“听不清”,手机上交后又无事可做,于是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连瞌睡都无法克服的学生,很难再期待他们有“程门立雪”那样的毅力。如果说这是现实版的对牛弹琴,或许并不为过。但关于对牛弹琴,人们向来只觉得,这是浪费了“琴手”的才华,却没考虑过“”的感受。对牛弹琴其实是一种错配,于“”于“”都是一种浪费。

    因此,在批评完学生的惫懒,感慨完吴老的尴尬之后,我们是否还应该想想:这种宣讲式的传道,能否让青年学生入脑入心?有网友就认为,把大会宣讲变成为网络问答,也许会让大师与学生之间距离更近。这何尝不可以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