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奔小康】海拔1800以上的“莓”好助贫模式

16.11.2019  19:59

陇南市武都区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山大坡陡、可利用耕地面积少,为了有效帮助群众因地制宜脱贫致富,这几年针对不同海拔高度划分了3个立体区域,来"量身定制"不同的农业产业,从蔬果、油橄榄,到花椒,再到高山林区正在试种的特色经济农业,助力群众稳定增收。今天,我们走基层的记者就带您去海拔1800米以上,看一看那里正在进行的高山农业探索,是如何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

建档立卡户马进连今年62岁,因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年,所以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以及外出务工,他家的日子一直过得紧紧巴巴。不过今年,他在家门口就打上的这份工,给他增加了不少收入。

在武都区,海拔超过1800米后,由于交通不便、种植作物单一、劳动力外出等原因,导致高山顶部区域的耕地大量闲置,让高山顶部区域成为武都区可利用土地面积最大,但实际利用率最小、收益最低的区域,也是这一区域贫困人口集中,且数量大于其他区域的主要原因。

如今,这些以前老马他们没见过的树莓、蓝莓、欧榛等特色经济作物,被引种栽培到此,成为农业新品种,给大家伙带来了增收渠道。

这几年,武都区根据地形空间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平原、高山底部区域,以种植果蔬、油橄榄为主,海拔1500米到1800米的高山中部区域,以种植花椒为主,海拔1800以上的顶部区域,则探索发展特色林果、牧草种植、以及农耕文化等资源发展高山特色农业。

现在在绿化村,依托建在家门口的生态种植园项目,很多农户以土地入股,一边每年领取分红,一边在园区务工领取工资。按照企业的项目规划,未来还将在特色经济种植、养殖业的基础上,进行农业与文化的深度融合,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效助推群众脱贫致富。

今年年底,绿化村就要脱贫摘帽了,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特色富民产业,正在筑牢着当地稳定脱贫的根基。

甘肃台报道。

记者:杨海芸  王涛  陇南台  陈鹏飞 尤力

更多新闻资讯请点击: 甘肃新闻·聚焦全省最新资讯

编辑:岳琬芮

责编:王红岩

主编:史    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