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表达的微心愿方能有效对接
近日,红古区下窑街道二坪台社区在辖区内全面开展了“认领微心愿,我们在行动”活动,通过设置“微心愿”墙辟出社区党员干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新途径。(8月18日《兰州日报》)
有道是爱心不分大小、行善莫问动机,二坪台社区开展“认领微心愿,我们在行动”活动,不仅是党员干部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更应是吹响爱心集合号。一个电风扇、一辆自行车,看似不值钱,却能解决低收入家庭的实际困难,传递城市的温情。随着“一元捐”等微公益平台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参与,助公益慈善事业的蓬勃兴起,做大了慈善“蓄水池”,有益于构建社会公平。大家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又不影响自己生活,参与的人越来越多,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每个人都有向善的本性的向往,爱心温暖了他人,也温暖了自己。特别是社会凝聚了更多的信心和信任,让兰州越来越和谐、美好。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诚然,哪怕数额很小,也没有定向捐款,但每一笔善款,有关机构都要向社会公示,及时向他们反馈,用阳光驱散少数人心中的质疑,激发大家“认领”微爱心的热情,从而编织强大的社会力量,帮助他人甚至改变命运。但不得不说,低收入家庭到底缺什么,需要什么,贫困者的情况因人而异,如何把爱心及时传递,首先他们的心愿能够有表达的平台,慈善会方能“私人定制”式的送上爱的礼物。显然,慈善机构把细节服务做得更精细、更配套,也应利用微信、网络等新媒体,及时发布贫困家庭的相关信息,低收入家庭也可有求助的机会,而不是只靠媒体报道。信息的畅通,自然会形成一呼百应的氛围。关键在于,除了慈善机构操作,爱心人士也能够参与进来,尤其是带领孩子参加,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将有需要的人与捐助的人连接起来,针对性更强,守望相助的情怀,满足了贫困者的微心愿,他们感受到社会温情、心灵温润、人际和谐,越来越多的公益围观者成为公益参与者、受益者,“森林效应”释放道德张力。
凡人善举有力量,微慈善的核心是鼓励越来越多的市民奉献爱心,点点滴滴都是情,见证了兰州的城市品质。把市民乐善好施的情怀激发出来,有关部门要搭好沟通平台,大街小巷温馨缕缕,还有什么更沁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