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 ”接连落马 震慑非同凡响

25.06.2014  02:40

    过去的一个月,中央纪委“打虎”威震四方。从5月20日至6月20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共公布67起案件,71人被调查、处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时段是6月中旬。14日,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苏荣接受调查,创下十八大以来落马官员职务最高纪录。19日,中央纪委“一分钟连打二虎”,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杜善学,山西省政协副主席令政策,两名副省部级官员相继接受组织调查。

    专家认为,大力度反腐已经成为常态。一周内打下三只“老虎”,涉及官员级别、人数可谓“惊心动魄”,纪检监察部门查办速度快、手段有效,可谓“从容不迫”,表明反腐顶层设计日趋完备,带来的震慑非同凡响。

    “打虎”速度不断加快,被查毫无征兆

    今年以来,中央“打虎拍蝇”的力度继续加大。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此前曾就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上的“案件查处”栏目进行了数据整理,就“老虎”“苍蝇”的地域、身份、年龄、贪腐原因等要素以及具体案例进行了统计分析,解密《“老虎”“苍蝇”在哪儿?》《“老虎”“苍蝇”们“”在哪儿?》

    从2012年12月6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案件查处”栏目通报首条案例至2014年4月11日,492天内有285名官员被调查通报,平均每周4名。而在过去一个月内,公布案件多达67起,涉案官员71人,平均每周达到两位数,“打虎”拍蝇速度加快。

    在职官员被查毫无预兆、公布速度越来

    越快是一大特点。有报道称,令政策在被查前两日还在调研,而苏荣、谭栖伟等人,在被查前一周内还在公开露面。对此,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发展部副主任辛向阳表示,这说明对腐败官员的查处,顶层设计相当严密,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产生相当大的震慑力。腐败分子可能还不知道,有关部门已经掌握了证据,加之快速查处、快速公布,表明反腐有手段、有办法,增强公众对反腐倡廉的信心。

    而这71名官员,分布于全国19个省级行政区,其中福建8人被通报位居榜首,贵州、江西、陕西分别有5人被通报,湖北和山西以4人并列第三。此外,中央直属企业也有7人被通报,分布于7个不同的单位。陕西省安康市5名县级干部接受组织调查,创下过去一个月内

    单起案例被查人数纪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政研究教育中心副主任杜治洲认为,过去一个月查处腐败官员的情况呈现出了十八大以来中央“打虎”的坚强决心,预示着中央反腐力度的再次升级,拉开了强力震慑腐败分子的大幕。

    “非工作时间公布”成常态,节奏相当稳健

    尽管有关人员正在接受调查,但有迹象表明,相继查处的案件与前期系列“打虎”动作有一定关联。辛向阳认为,近期反腐力度加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前期查处的案件,不断有线索浮出水面,腐败的窝案特点明显,往往“查出一个带出一串来”。

    耐人寻味的是,案件公布的时间也出现了一些规律。记者对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进行梳理发现,67起案件公布中有30起来自“非工作时间”(17:00至8:00,12:00至13:00),几乎占据一半。尤其是2014年至今公布的13起副省部级以上官员接受调查消息,更体现出这个特点。

    专家表示,从时间上看,中央纪委在公布案情方面掌握着相当稳健的节奏。最早的不到8点,最晚的接近23点,公布案情时,选择工作日上班前、午休时和下班后的时段,或者是周末。既要第一时间发布,又要加强与公众的互动,传递反腐决心和信心。

    反腐“上无禁区、下无死角

    记者梳理发现,“违纪”往往与“违法”联系在一起。67起被公布的案例中,有47起是因为“违纪违法”,17起由于“违纪”,还有3起则是单纯的“违法”。同时,“查新”和“办旧”同时推进,共有33起案例是“接受组织调查”,5起是“立案调查”,23起有党纪处分,其中涉及违法犯罪的也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共有17个案例公布了较为详细的违法违纪情况,多为“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贿赂”。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被查的7个涉及企业的案例有6个公布了具体的违法违纪情况。

    71名被调查官员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苏荣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而山西省两名副省部级官员“一分钟内”被公布调查,也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关于反腐未来的趋势,辛向阳表示,大力度的反腐已经成为常态。一批“老虎”不断被查等大量事实证明,反腐并非是选择性的,而是制度化的,抓住一条线索一查到底,体现的是制度性而非个人意志,这将是常态性的。我们党已经充分认识到,要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腐败问题就要坚决处理,长期看,加大反腐力度,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直至腐败问题大幅下降,得到全面遏制。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