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网络强国的大格局落实“十三五”规划

31.03.2016  10:31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同样也是网络强国建设的决胜阶段

  中国兰州网3月31日消息 日新月异的网络信息技术与人口众多的中国实践相结合,催生了“网络中国、繁荣世界”的宏大格局,同时也唤醒了“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的战略清晰,产生了包括“网络强国”在内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空间治理的一系列重要论断。在这个网络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要真正强起来,就必须以“网络强国”在数字空间立起来,能够切实维护全新领域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下称《纲要》)中列出的信息化“八大工程”,也需要在“网络强国”的大战略格局认真落实。

  依据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系列国家大政方针,在笔者看来,建设“网络强国”的 “两大途径” 国家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网络空间法制化 ;落实“网络强国”的“八大工程”,就是《纲要》中提出的 “宽带中国、物联网应用推广、互联网产业体系、‘互联网+’行动、大数据、政务电子化、电子商务和信息安全保障”等 。“网络强国”的目标是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为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的网络强国” ,世界目标则是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笔者认为,在这个格局下理解“十三五”规划中信息化“八大工程”,坚持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相融合的理念,可以有以下思考。

   “十三五”规划信息化重大工程是明确网络强国建设宏伟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的基础工程。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中,强调了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这其中, 网络强国是总体目标、大数据是核心资源、“互联网+”行动是根本方法。 纲要》提出“宽带中国、物联网应用推广、互联网产业体系、‘互联网+’行动、大数据、政务电子化、电子商务和信息安全保障”等“八大工程”。 其中,宽带中国是网络强国的基础设施,物联网是创新领域,云计算是依托平台,互联网产业是基本支撑,“互联网+”是根本方法,大数据是核心财富,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是应用模式,信息安全是根本保障。 切实做好这些重大工程,成为我们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不可或缺的基础事项和置顶选项。 可以说,信息化重大工程,事关中国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速度的快慢。

   “十三五”规划信息化重大工程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佳方式。

  习总书记在第二届乌镇峰会演讲时指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实现“网络强国”的目标,必须让互联网成为治国理政的新平台。网络治理已经成为执政为民的新常态、新任务、新挑战,“十三五”规划明确的信息化“八大工程”,布局网络经济空间,需要坚定的执行力。这种执行力,就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在网络空间的集中体现。 其中,高速网络是治国理政新通道,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是治国理政新资源,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是治国理政新手段,信息安全是治国理政新保障,互联网产业可实现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变革,是治国理政新格局。 可以说,信息化重大工程事关国家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