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包青天”生意火,未必是好事
原标题: 网络“包青天”生意火,未必是好事
日前,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建新镇黄启贵等村民,7天跟踪拍摄湛江市麻章区公安分局副局长黄永春公车私用,并通过网络实名举报其指挥殴打村民、经商牟利和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等。黄永春被停职后,多次找受伤村民道歉,并愿意支付医疗费和营养费30万元。2005年,因为宅基地纠纷,黄永春带人打伤黄启贵的父亲和伯父。黄启贵家人连续5年向有关部门反映,但始终未能得到解决。(8月15日《京华时报》)
黄永春之所以能“礼贤下士”,多次找村民道歉并愿意支付受伤村民医疗费和营养费30万元,表面上看是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迅速对他进行了“停职”处理,而实际上是网络的强力推动。试想,若没有黄启贵等村民7天跟踪拍摄并通过网络实名举报,何至于会让有关部门及黄永春本人如此快速“转变”工作作风呢?
黄启贵家人连续5年向有关部门反映黄永春带人殴打村民一事,始终未能得到解决。也难怪,黄永春官至湛江市麻章区公安分局副局长,而黄启贵等不过是区区小民,在执政的天平上,有关部门自然会将砝码移向黄永春。“布衣之怒,以头抢地耳”,但黄启贵等村民显得比较理智,没有以自杀、越级上访等极端方式出现,而是选择了偷拍和网络实名举报。还别说,这一招见效快,事情竟然来了一个360度大转弯,黄永春不仅被免职了,而且还“心甘情愿”地道歉和赔偿。
找部门不如找网络,看似荒诞,但在当今社会的语境下,还真有其合理性和现实性。网络,让人人面前都摆上了一只麦克风,只要不突破法律和道德的底线,谁都可以说上一通。只要在你的“发言稿”中,将“官员”与“公车私用、情妇反腐、雷语、打人……”这几个词中的任何一个连线,就会得到网民潮水般的跟帖“掌声”。
网络成了“包青天”,几年悬而未决的案子可以一朝解决,真的很幽默、很讽刺。我国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委实不该出现如此现象。诚然,网络的确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一个重要渠道,但也不能“越位”于公权,惯常抢了相关职能部门的“生意”呀。什么大事、难事、麻烦事,都可以找网络“包青天”,那还要相关职能部门干啥!
什么时候网络“包青天”的府衙前门可罗雀了,就说明什么时候我国具备常态的政治文明。这还要让民众等多久呢?
文/钱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