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将“荒山”变“绿海”——定西车道岭林场播绿四十年记
03.08.2018 16:02
本文来源: 林业厅
车道岭,是旱塬陇中一道绿色屏障,是勤劳的定西人民与干旱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所创造的“人间奇迹”,更是甘肃干旱少雨、年降雨量300毫米左右同等条件地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面旗帜。它记录着陇原儿女与旱魔斗争的艰苦历程,承载着旱塬人民改造山河的希望,见证了陇原农村40年生态环境的巨大变迁。
1个人 30年 15万株树
盛夏时节,站在车道岭,放眼远眺,山头上的烽火台依稀可见,而狼烟不再。古道犹存,杂草、杏林、杨树、松柏已经覆盖了历史的车辙与印记,这是一代代林业人种树播绿的“杰作”,是定西人40年绿化荒山、生态环境建设的丰厚“收成”。
75岁高龄的王宗刚老人是车道岭林场老林业人,他已经于27年前退休,成了“闲人”。眼下,尽管他腰腿疼痛,步履蹒跚,出行艰难,可他依然不定期地要从榆中甘草店乡车道岭村的家里出发,步行1公里来到车道岭林场,看看这个曾经奋斗半辈子的“家”和那些孩子一样的树木。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习惯了,来这里看看树,摸摸草,看看蓝天,听听鸟叫,心里舒服,感到是一种安慰。”
1958年9月至1959年9月,原定西县(今安定区)组织大量劳力,10万人大战车道岭,拉开了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大幕。
在王宗刚的记忆里,大战车道岭是一场轰轰烈烈治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战斗,荒山修反坡台造林,坡耕地修坡式梯田或水平梯田,支毛沟修筑谷坊,山湾及村旁修涝池、水窖等。两年时间,车道岭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500多亩。
有了树,大地便有了生机;有了绿色,人们便有了希望。王宗刚曾目睹了自己家乡那个荒凉的场面——山梁沟壑“穷”得连草都不长,黄土裸露、水土流失、山秃地瘦、风起尘土飞扬。
“林场刚刚成立时,只是个挂了名字的单位,除了有5个人外,‘穷’着啥都没有,无房无水无工具,真是‘一无所有’、‘一穷二白’。”王老感慨万千。
没有场房,就暂时住在半山坡以前当地住户废弃的土坯房里。土炕上不要说铺上被褥,连一张草席也没有,几个人盖一床被子。遇上雨天,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房子漏雨时几个人换着用洗脸盆接水避雨。这样过了3年后,1963年春季林场才修建了土木结构的新房。
那时,国家处于困难时期,林场人的生活也就更艰苦了。每月供应面粉由42斤调整为面粉32斤、豆饼10斤。为了节约,一日两餐全都是靠稀糊糊充饥,对于青壮年劳力来说,根本不够吃,肚子经常饿得咕咕叫。
育苗没有树种,栽树没有苗木,怎么办?他们就采取为当地老乡义务修剪树木的办法,把剪掉的树枝搞扦插育苗,采集老榆树的榆钱育苗,杏树、柳树也成了他们修剪育苗的对象。
“一缺钱,二缺技术,全凭自力更生,全凭老经验、土办法。大家只有一个念想,就是把林场发展好,把苗木育好,把树栽活栽好。”这就是王宗刚等老林业人纯朴的信念和执着的坚守。
当年,林场协调原御风乡山林村(今鲁家沟镇山林村)15亩耕地作为育苗基地,试验育杏树、榆树、白杨树苗各5亩。育的苗两年后栽植,植树面积达500亩3万株,成活率80%以上。
“抽烟会上瘾,喝酒也会上瘾,植树造林更会上瘾。当想起来一辈子为咱这穷地方植树造林,让山绿起来,让天蓝起来,让环境美起来,让气候好起来,对子孙后代享福有好处,我们浑身是劲。”王老朴实的话听在耳际,感动在心里。
在儿子王富军的记忆里,父亲王宗刚爱场爱树胜过爱家。在距家10公里的朱家店绿化基地上挖反坡台、植树造林时,王宗刚干在那里,吃住在那里,难得在家里和妻子儿女一起吃个团圆饭。
王老给儿子王富军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一出门十天半个月不回家,偶然回一次家还是晚上家里点上了油灯时。一回家便倒头睡觉,一阵子便打起呼噜,天麻麻亮又出发了。“他只要出门,总是要把一米长的木尺子带在身上,作为栽树时测量尺寸用。”
一个人,一顶草帽,一套黄军装,一把铁锹,一年栽树6000株,三十年寒来暑往,三十年风雨无阻。从进场至退休,王宗刚从帅小伙变成了耄耋老者,双手的老茧、额头的皱纹、“跛”着的双腿,彰显岁月的艰辛。他花费30年心血栽树15万株以上,成活保存至今成林树木达5万株以上。
就是因为有像王宗刚这样的一代又一代林业人的艰辛付出,才有了今天青山翠绿、林草繁茂的好环境。如今,在车道岭的大小8座山梁、50多条(个)沟湾,面积13050亩的土地,全被茂盛的树木覆盖,杨树、杏树、榆树、山毛桃、柠条、油松、侧柏、核桃、文冠果等树种长势喜人。
1座山 3代人 40年接力绿色梦
在陇中定西,要让山川真正绿起来,并不是在一个有限时间内所能够企及的事,而需要相当长的时期,甚至需要几代人的艰辛努力。
可喜的是,从建场至今四五十年时间,同一片黄土,同一座山,昔日荒坡秃岭,寸草不生,今朝生态靓丽,绿意盎然。这就是因为有三代车道岭林业人的接力造林护林,植树播绿,才牢牢地筑起了车道岭的绿色长廊、生态屏障。
在车道岭阳坡半山腰的苗圃育苗基地,连片的树苗似乎是王宗刚他们用一把木尺子测量过的一样整齐划一,杏树、侧柏、油松、杨树、柳树苗子生长茂盛。
这里的苗木育过一茬又一茬,除了林场自己栽植外,还为安定区及定西市诸县和榆中、会宁等周边县区提供优质苗木,走俏四方。
在山湾基地,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5座土坯房,阴暗潮湿低矮又窄小,可在十五年前却是林场人的“宝疙瘩”,它是专门为林场人午休、吃干粮、纳凉和晚上看管果园修建的。目睹这些旧房子,让人内心油然而生敬意,他们战胜了饥饿、孤寂、酷暑和严寒,他们依托的是为陇中播绿的信仰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林场人站立是“一棵树”,趟下是“一片绿”,织就了“江南景”。从他们身上最能感受到“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苦干精神。
当王宗刚老人1991年从植树造林的岗位上退休后,儿子王富军接过老人的铁锹加入植树造林的队伍,勤勤恳恳造林播绿不间断,管林护林不松懈,27年时间自行车换了3辆,摩托车换了2辆,一年骑行1.5万公里。
高学功从老父亲高向贵手中接过造林绿化棒,奋战在车道岭林场24年,精心育出高质量、高标准的苗木,认真看管林场的一草一木,和工程队一起承包区内造林重点工程项目,为车道岭,为陇中的绿化奉献青春年华。
“三分造、七分管”。“造林难、管护林更难”。王富军、高学功等林场人深知栽植绿色的不易,更知道管护绿色的艰辛。二十多年来,他们像悉心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着一片片绿色,绝不允许任何人肆意践踏。
林场人视林场如家,荒坡秃岭披上生态绿装,巨大的变化,使他们更爱这里的一草一木。他们几乎是看着每处草、每一株树长大的。哪一处草长得旺盛,哪一坡以柠条为主,哪一山林生长茂密,哪一湾树长得有多粗,哪一道梁秋景如画,他们都了如指掌。
上了车道岭,就不走回头路。复退军人刘莉1991年进入车道岭林场后,就把青春年华贡献给了这里的土地和土地上的绿色。接受采访时,刘莉右上肢被火炉烫伤的疤痕分外显眼。
2013年年底,40多岁的刘莉坚守岗位,在林场夜间值班期间因一氧化碳中毒而烫伤了右上肢,她克服2次植皮手术时的剧烈疼痛,克服手术前后及康复时生活的不便,内心和生理的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和忍受的。可她坚强地生活着,坚强地战斗在工作第一线。
新时代 扬风帆 开启新征程
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林场职工工资从1998年财政供比的50%逐年提升,如今达到全额拨付。对于该林场人来说,财政多给一些,他们就少辛苦一点。如何解决20名左右职工的自筹工资,成为班子成员和其他职工最心烦、最头疼的大事。
“人家都不是走南闯北挣大钱,就是闲呆在办公室里拿着工资,你们成天在那荒山上出死力气,流血又流汗的,照顾不上家不说,就连孩子的教育都办不到,到底图个啥?”这是当初家里老婆埋怨的话。林场人尽管是吃“公家饭”的人,可为了生存和发展,他们“豁”出去了,走出大山,走向社会去“闯荡”。
“为林场职工负责,为林场发展负责,我们和企业一样承包造林工程,从小工程到区内重点工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如今和企业、公司一样进行公平竞标了。”林场负责人陈正斌信心十足,“在近20年的艰苦磨练中,我们的造林技术更成熟,经验更丰富,能吃得了苦,能敢于担当作为,有能力有信心打造植树造林重大精品工程、样板工程!”
在植树造林最忙季节,林场分两组采取“走出去、抓项目、包工程、保吃饭、促和谐;留下来、抓管理、包生产、保资源、促发展”的“两条腿”走路,让林场人走出了困境,也成功探索实践车道岭林场独特的发展路径。
林场人练就了本领,增强了毅力,也提振了信心。他们凭借娴熟的技术和艰辛付出,年承包造林工程植树造林均在1000亩以上,有时多到两三千亩甚至四五千亩。
为了赶时间、赶进度,高学功来回骑着摩托车,冬季严寒时他多次脚贴滚烫的排气管烧破了鞋底,长年累月顶风雨、冒严寒、战烈日,向着绿化陇原的目标冲刺。
来到安定区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基地平定高速公路通道绿化工程点,“同心光彩林”碧绿显眼的五个大字映入眼帘。它是车道岭林场人精心设计,王富军他们用卷尺科学测量,用一株株侧柏栽植的,如果没有精准的测算,没有对株距、行距和树高等执行严格的标准,难以打造出如此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品工程。
同样,区内的“金华林”“福州·定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林)试验项目”等一处处精品示范工程,都是一张张响亮的名片,它们都是车道岭林场人智慧的结晶,是林场人用勤劳双手创作的精美“杰作”。
“我爱绿色,也爱车道岭这个奋战28年的岗位”“我是车道岭的人,要为车道岭干一辈子”“栽树26年,看着荒山变绿洲,有我的一分子,一生无怨无悔”“这里就是我的家,我爱林场如爱家”……这是王富军、尹祥、张军、杜富等车道岭林场人最想表达的内心话。站在没膝的草里,站在大树的绿荫下,他们脸上总会泛起收获的灿烂微笑,他们也常常把这微笑送给目之所及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沟,每一道湾,每一片绿色。
本文来源: 林业厅
03.08.2018 16:02
天水市稳步实施国土绿化工程
2018年,林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