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千年的关陇古道(组图)

06.11.2015  14:10

  关陇古道示意图(制图刘勇)

  位于张家川境内的关陇古道遗迹

  中国甘肃网张振宇/文图

  1000多年前,玄奘大师跟随秦州僧人孝达,沿着古老的关陇古道,翻越陇山,抵达秦州。至此,大师西行求法的万里行程迈出了最为关键的一步。

  陇山,万里丝路上的第一座山脉。而翻越陇山的道路则为关陇古道,这是一条让后人终身铭记,并留下了无数难忘诗篇的古道。今天,再次踏上关陇古道,我们不仅有了新发现,而且对丝绸之路产生了更为深刻的感受。

   秦人走廊

  夏秋时节的关山是最美丽的。山山岔岔绿得耀眼,红得似火,黄得璀璨。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我们再访关山,寻觅古道的蛛丝马迹。

  2015年9月,由中国甘肃网承办、《丝绸之路》杂志社协办的“一带一路看甘肃暨2015全国百家网媒丝绸之路行”采访团一行60多人,走进了天水,就此地人文历史、旅游名胜等进行了深入采访,并从正茂部长的情况介绍会上对这个鲜为人知的关陇古道有了更深的了解。

  今天,人们将2100年前张骞凿空西域视为丝绸之路开通的标志。其实不然,张骞出使西域只能算是正式开通丝绸之路。实际上,至少早在几千年前,丝绸之路就已经开通。上海交通大学叶舒宪教授认为,丝绸之路的前身为玉石之路,玉石的对外贸易历史比丝绸更为悠久。他结合对甘肃玉矿的考察提出了“玉出二马岗”之说,认为西周生产大量玉礼器的原料产地就是马衔山、马鬃山地区。并且,他把丝绸之路即有文字以来的传统视为“小传统”,把先于和外于文字记录的传统视为“大传统”,即玉石之路。这说明,有着2000年历史的丝绸之路是由4000年之久的玉石之路发展演而来的。

  丝绸之路始于长安,往西沿泾河、渭河而行,即在泾川和天水两地之间择其一而行。走天水,必然要翻越陇山,然后经兰州,穿过河西走廊,进入西域。

  陇山是耸立于关中平原西部,甘、陕、宁交界处的一座山脉,实与六盘山、陇山为同一条山脉。古代把这条首伏宁夏,尾落甘陕,自北向东南逶迤而下的山脉统称为陇山。北陇山即六盘山,也就是泾河的发源地;南陇山即关山,位于张家川境内,是一条长约200公里,宽五六十公里的山岭。古人将两座山统称为陇山、陇坂、陇坻或关山。陇山的南边是渭河峡谷和高峻的秦岭,交通极为不便,因此来往的商人都必须翻越陇山。它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过汉中之后的第一道屏障,只有翻越了它,才会到达更遥远的河西走廊。

  天水境内的古道,至少在8000年的大地湾文化时期就已经开通了。5000年前,天水境内古道已和江南的古道联通,原产自江南的水稻被传到天水的渭水流域。后来,以陇南为根基的秦人,出于政治军事的需要,对陇山古道进行了大规模修整,最终形成了可通大车的大道。

  可以说,不论是秦人的西来,还是他们的东出,都与陇山古道密不可分。秦人不论是翻越关山走关陇古道,还是穿行渭水河谷过秦人走廊,都是关陇古道早期的使用者之一。

  渭河曾养育了远古先民,考古学家们在此发现了众多古遗址,有村落,也有墓葬。闻名遐迩的大地湾遗址就坐落在渭河支流的葫芦河边,而渭河上游所流经的地域,也就是上古时期人们所说的成纪地区,曾经的部落首领伏羲就生活在这个区域。

  距今3000年左右,周武王率众讨伐殷纣王,并把殷纣王的儿子武庚分封在山东曲阜一带。谁知武庚却策动管叔和他一起造反,就造成了西周初年的“武庚之乱”。这次战乱平定后,一部分造反者被西迁到了甘谷渭水河边的朱圉山边。之后,秦人就在融合中不断发展壮大,最后席卷天下。

  当时,秦人东进西来的通道大体有三条。第一条是在张家川一带翻越关山的关陇古道。秦人是非子之后,非子由于为周人养马有功,从而获得独立于大宗的资格,后来他们翻越陇山在今天张家川的马家塬、秦家源一带繁衍生息。第二条是秦人走廊,这条通道沿渭水的南北两侧而行,进出关陇,通道沿渭水河谷延伸,比较单一,两侧是高山,中间是河流,其早期的使用开发者主要是秦人。2014年底,长期致力于丝绸之路和西北史地研究的著名文化学者王文元,首次将这条古道称为“秦人走廊”。第三条古道是联通张家川马家塬秦人活动地和礼县大堡子山秦人中心的南北向的通道,这条古道至今不为人所关注。

  我们应该感谢秦人,他们不仅为关陇古道的最初开通,付出了难想象的艰辛劳动,也使这条数千年来生生不息的古道至今仍散发着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