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调整向质量和效益迈进 ——我省“十二五”发展成就回顾之结构调整篇
“十二五”即将收官,这期间,在多重压力下,我省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由粗放向中高端奋力迈进,让我们先从两组数据来看:
—— 2014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3.2∶42.8∶44.0,与2010年相比,第三产业比重提高5.3个百分点,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下降了1.3和4.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近十年来首次超越第二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重大突破,产业结构形态由“二三一”调整为“三二一”。
——2014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5.7%,比2010年上升2.1个百分点,已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
“十二五”期间,面对经济运行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式增长方式的瓶颈制约,省委省政府顺应新形势,把调结构转方式放在重要位置,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经济结构调整不断迈出新步伐。
非公经济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
今年30出头的朱翔一直有一个梦想——大学毕业后可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公司。
去年,他的这个梦想实现了。在兰州市创意产业园内,这家以“与陶”为名的公司很火爆,消费者不但可以手工制作个性陶罐,还可以学习咖啡制作。朱翔说,创业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这离不开创业者的决心,更离不开国家对小微企业的扶持与帮助。
的确如此。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94%的小微企业享受减免税政策,共计减免税4.69亿元。更重要的是,我省不遗余力出台政策,对于小微企业不但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2012年,我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要放手发展非公经济的重大决策部署后,全省上下高度重视,把扶持非公经济及小微企业发展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措施,搭建服务平台,全力推动非公经济及小微企业加快发展。这期间,我省连续出台了《关于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的意见》和《2015年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省市县均设立非公经济及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市州安排资金都在1000万元以上,重点支持小微企业技术改造、服务体系建设和奖励先进典型。
同时,我省对“小升规”、“个转企”制定专门鼓励政策,由工信、商务部门牵头“小升规”工作,今年力争增长10%;由省工商局牵头开展“个转企”工作,今年力争增长20%以上。此举有效提高了我省小微企业的发展质量和发展规模。
不久前,甘肃省小微企业互助担保贷款发放仪式在兰州举行,当天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超过8亿元。近年来,我省非公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但是,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持续加大,我省非公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融资难、融资贵成为影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省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建立了小微企业风险补偿基金。以这一基金为支撑建立的小微企业互助担保贷款,企业除承担贷款利息外,只需按不同比例一次性交纳互助担保金,再无其他任何费用。今年财政计划注入资金1.6亿元,可撬动银行向小微企业新增发放专项贷款160亿到240亿元。
这些举措,不但为我省经济所有制结构调整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非公经济大力发展铺平了道路。2014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5.7%,比2010年上升2.1个百分点,已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
结构调整持续优化实现重大突破
站在长城电工天水长城开关有限公司新建的厂房里,居然看不到工人在工作。这个2.4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完成了过去35万平方米老厂区所有的工作。只要点开系统,工人所需要的零配件都会在中心立体仓库上自动查找并配送。这样的资源管理系统使得产品一致性有了保障,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不断提高。
长期以来,我省产业结构以粗放型为主,随着日益突出的资源和环境约束问题,创新驱动,调整产业结构打造高质量产品对我省企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有着不容忽视的支撑作用。“十二五”以来,我省出台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积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引擎,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和重点区域创新潜能,涌现出了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我省先后制定了《发展规划》和《技术创新驱动基金使用办法》,设立了20亿元的技术创新驱动基金,密切了与上海张江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合作,已争取和建设各类科技项目1301个,实施北大众志“中国芯”等重大高新技术产业项目42个。
数据显示,2014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3.2∶42.8∶44.0,与2010年相比,第三产业比重提高5.3个百分点,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下降了1.3和4.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近十年来首次超越第二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重大突破,产业结构形态由“二三一”调整为“三二一”。
这是我省坚持在优化产业结构中培育新的增长点,在扶优汰劣中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创新创业中增强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发展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加快转变带来的直接变化。
今年前三季度这种结构性变化更加明显:省级财政投入涉农资金490多亿元,支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省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一产投资同比增长36.4%、比上半年提高近7个百分点。全省着力提升二产,坚持改造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并举,淘汰落后产能、重塑竞争优势、加快结构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1.9%,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1.7%,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新增企业增长速度较快,332户新增规上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9倍,对工业增速的贡献率达27.6%,反映出新的增长点正在不断孕育成长。着力拓展三产,适应产业结构由工业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的趋势,大力发展现代金融、文化旅游、快速物流等新兴服务业,三产增加值同比增长9%、比上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3.4%、比二产高出2.4个百分点,特别是金融服务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存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5%和23%;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明显,重点景区游客爆发式增长,全省游客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增幅均超过25%;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前10月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350亿元,同比增长37.8%,超过去年全年总额150亿元。(记者伏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