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扶贫要用好激励约束机制
树立“以实绩论英雄”鲜明导向,建立奖优罚劣的工作机制,将为扶贫攻坚注入强大活力和动力。谁让贫困群众尝甜头、日子有奔头,就让谁的前途有盼头,这样才能让扶贫“战士”们在攻坚战中更有劲头
日前,甘肃省委、省政府召开省市县乡村五级视频会议,对2015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的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党政正职和“联村联户”行动先进单位及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这种大张旗鼓地为优秀扶贫者点赞、将激励约束机制引入脱贫攻坚工作的做法,值得肯定。
激励约束机制是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重要内容,其核心要义就是通过各种方式,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规范人的行为,使其朝着激励主体所期望的目标前进。将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引入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既是创新之举,也符合扶贫实际。
随着脱贫攻坚战不断推向纵深,我国贫困人口逐年减少,但扶贫难度却在逐年递增,因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就需要贫困地区投入的力量更多、帮扶的力度更大、工作的作风更实。因此,树立“以实绩论英雄”鲜明导向,建立奖优罚劣的工作机制,将为扶贫攻坚注入强大活力和动力。
激励约束机制是动员广大扶贫“战士”的“指挥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地区党委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因此,贫困地区的各级干部在脱贫战场上担负着“攻坚队”的角色。打硬仗需要硬实力,让能者上、庸者下、不作为者出局,形成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氛围。谁让贫困群众尝甜头、日子有奔头,就让谁的前途有盼头,这样才能让扶贫“战士”们在攻坚战中更有劲头。
激励约束机制是检验脱贫绩效成色的“试金石”。要让扶贫资金和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必须有效防止“数字脱贫”和“报告脱贫”之类虚招,要保证各级干部扶真贫、真扶贫,困难群众真脱贫。脱贫成绩好不好,不能用简单的数据衡量,要通过引入激励约束机制,明确脱贫攻坚过程中的主体、客体、方法、目标等,通过严密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贫困人口和贫困县的考核验收和退出机制,提高脱贫攻坚的聚合力和精准度,确保做到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因户施策、脱贫退出、巩固提高、返贫动态等方面的真实可靠。
激励约束机制,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倡议书”。近年来扶贫攻坚的实践证明,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精准脱贫,可有效补充地方资金短缺、力量不足、资源有限等方面的短板。通过对广大干部的激励约束,彰显的是对整体扶贫力量的肯定与鼓励,将调动和激发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动力,激励各级干部和帮扶力量到脱贫攻坚战场上大显身手,让所有帮扶力量感受到帮得有价值、帮得有成就。
总之,实现“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在这个攻坚克难的战场上,要增加贫困群众的获得感,不仅要增强战斗在扶贫一线干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要让打扶贫硬仗的人有更多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陈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