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纪检组长的“跑官”短信没有发错

14.12.2015  14:30
原标题:如果纪检组长的“跑官”短信没有发错

  昨日,一篇《瓯海疑似“跑官”短信意外曝光》的文章,在网上热传。据悉,浙江温州瓯海区旅游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冯伟,将一条“跑官”短信错发到他人手机上。昨晚11时39分,瓯海官方通报称,经瓯海区纪委调查,核实该短信确系冯伟发送,现冯某已被停职检查。(12月11日新京报网)

  向来被公众寄予厚望的纪检干部,本应以查处“跑官要官”为己任,但这位局纪检组长却“率先垂范”:因不想下派到基层,又闻本局一位副局长即将退居二线,于是公然向书记发短信“勾兑”。熟料阴差阳错,误发到他人手机,导致“天机”泄露,成为又一出当代版的“官场现形记”。

  既然“跑官”短信核实无误,属“人赃俱获”,停职检查自是理所当然。不过,此事似不应就此“打住”,有关部门需要关注的是,透过这条看似唐突的“跑官”短信,还有多少“余音缭绕”?

  譬如,这条短信是跑官者的“单相思”,还是很可能有下文的“互动”,只是这“下文”再也无缘发出了?笔者并非无端猜疑,而是短信自漏“马脚”,如果不是亲近之人,或者说双方从无交接,岂会贸然发短信“要官”,这也算是“人之常情”吧?再者,短信中言“又要请您帮忙”,显示双方曾经有过“亲密接触”,此番“互动”远非第一次。此外,该短信连发2次,第一次并未署名,可以解释为疏忽,也可能缘于双方太过熟悉,一看手机号便知。至于重发,不过是为了万无一失罢了。

  尤让公众“浮想联翩”的是,如果纪检组长的“跑官”短信没有发错,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书记或婉拒、或斥责,但会不会再一次“帮忙”呢?譬如,在常委会讨论旅游局副局长人选时,就那么“顺带”一说,跑官者或事前“勾兑”过的组织部正副部长不就“心领神会”了吗?何况,自信凭一条短信就可搞定此事的纪检组长,料想在当地“官场”必有良好“关系”,加上眼下某些官员对纪检干部的非常态“敬畏”,此番“跑官”之举说不定就会“心想事成”。

  当然,笔者上述疑惑或许有点“杯弓蛇影”:这条短信也可能是这位纪检组长的“单相思”,所谓“又要请您帮忙”不过是有意“套近乎”,意在拉近关系而已。但老话说得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有关部门不妨查一查,短信中所求及的领导是否涉嫌其中?再着眼当地官场,又是否还有类似未被察觉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现象?没有,当然更好;若果有其事,不妨“拔出萝卜带出泥”,岂不一举两得。

  顺带引出一个话题:俗话说,己不正何以正人,似这等热衷拉关系、找门道的官员,既不清正,更非廉洁,谁把他扶上纪检组长之位?又如何去“高压反腐”?有人为他抱不平,言其短信只是通常意义上的岗位变动要求,既未行贿,更非买官,无需过度解读。其实非也,从其短信可以看出,本人拒绝下派,只想升迁,这样的“官迷”若如愿当上“局座”,不会是官场的福音。何况,“跑官”短信背后有没有幕后交易,未经调查,何敢言无?即便查无实据,靠关系上位之后,谁又能保证不会“投桃报李”?如此周而复始的“相互帮衬”,当地官场还会有“清明”之风么?

  幸得纪检组长的“跑官”短信发错了人,让又一位“跑官者”原形毕露。就此,当地官场少了一位“大官人”,纪检部门少了一位“两面人”。但反之,如果纪检组长的“跑官”短信没有发错,那又会怎么样呢?

  文/徐甫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