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红盾先行———甘肃省工商局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工作纪实

10.09.2015  12:46
   

深化改革,退却绝无出路,奋起才能破局。

2015年时间已过大半。回首来时路,与全省工商系统深化体制改革、全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的步伐一路如影随形的,是甘肃工商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职能而实施的“三管齐下”之措:在放权上抓实效,监管上谋创新,服务上求提升。他们以敢为人先、敢啃硬骨头的韧劲和无畏,经受住了一次革命性的“大考”。

啃下法治思维的硬骨头——简政就是上级下放的审批事项,接得住、管得好;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力,彻底放、不截留。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李克强总理年初的这句话引起了举国共鸣。

本届政府将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先手棋”和“当头炮”,行政审批改革则是突破口。这从2015年省工商局确定的“法治工商和信息化建设年”主题可以看出端倪:着力从执法理念和操作层面加快简政放权步伐。

从去年开始,甘肃工商全面清理行政许可及行政备案管理事项,截至目前,已由2001年的101项减少到17项,减幅达到83%,目前仅保留了10项行政许可和7项备案制管理事项,清理的84项行政审批事项及执法主体已向社会公示。同时国家规定的134项前置改后置的审批事项已在甘肃全部落实。强化属地登记和监管,除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规定由省级工商机关登记的企业外,登记权限全部下放到市县工商机关。

让法治与改革结合,对接全面清理权利和责任清单。认真抓好“清权、减权、确权、晒权”工作。今年3月开始,省局集中人员、集中时间清理“权责清单”,历时3个多月,在553项行政职责中清理出法律法规授权省局的行政职责355项,整合清理出行政权力301项,其中省局行政权力事项63项,省、市、县共同行使的行政权力事项238项,清理公共服务事项11项;清理责任事项2103项,追责情形2636项。按照透明、高效、便民的原则,印发了《关于做好省局机关行政职权运行流程图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处室按照“权责清单”编制行政职权运行流程图,明确每个环节的承办机构、办理要求、办理时限等,提高行政职权运行的规范化水平。目前正在对各流程进行审核。

按照“法无禁止即可为”原则,实施负面清单管理,严格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公布的工商登记前置审批项目做好登记注册工作,列明39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和34项企业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以外的一律不作为公司登记前置审批项目。对有后置审批事项的,严格实行即时通报制度,确保审批部门有效纳入监管。

全省工商系统从去年3月开始,全面实施了商事制度改革,注册资本实缴改为认缴、企业年检改为年报、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允许“一址多照”、注册登记便利化,实现了工商登记业务100%在网上流转,行政许可、行政审批100%在网上运行,开通“企业名称自主查询系统”,推行《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就近属地领取制度,探索推行“独任登记制”,办证时限缩短到3至5个工作日。免收各种行政性收费,取消个私协会团体会费,真正做到了“零收费”。一系列便利化措施,大大降低了准入门槛,简化了办事程序,激发了创业活力,市场主体注册时间大幅缩短,资金利用效率显著提升,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啃下管理方式的硬骨头——“放权”意味着转变“”的方式,将前置型的“”改为事中事后的“”。

宽进严管”“放管结合”是政府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核心要义。由省工商局制定的《甘肃省市场主体抽查监督管理办法(试行)》于今年5月1日起在全省施行,这是全国工商系统第一个涵盖了经营行为和公示信息的全方位的市场主体抽查监管办法,也是在“严管”机制建设上的重大创新和实践,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类市场主体的广泛关注。

办法》的最大特点是将市场主体公示信息抽查和市场主体经营行为抽查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以定向抽查和不定向抽查为核心、以投诉举报为补充的新型市场监管方式。“抽查监管”以定时间、定比例、定规则的方式,将执法行为法定化,改变了过去随意性执法和选择性执法的现象,增强了监管的“靶向性”,约束了执法人员的行为,减少了权力寻租的空间,有利于强化法治思维,提升依法行政的效能。抽查制的实行,大大减少了执法部门对市场主体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使市场主体能够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搞好经营和生产,起到了抽查个别了解全部、处罚一企警示一片的作用,实现促进企业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的目的。

为贯彻国务院《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和工商总局《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暂行办法》,省工商局在全国率先建成运行了以企业信息公示为核心,以外网数据中心为重点,以工商“云平台”为支撑,以公示系统、年报系统、抽查系统等为主要内容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并于去年10月1日正式与全国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联网上线,向社会开放服务。截至目前,社会查询和访问点击量达2071.7万次,2014年度企业年报率达到80.16%。

5月25日,省工商局举行了首次企业公示出资信息定向抽查名单现场抽取工作,按照1%的比例从数据库中随机抽取企业2809户。按照属地化监管原则,辖区工商执法人员依法对上述企业公示的出资信息进行了专项检查。6月30日,2013年度和2014年度企业年报信息公示工作结束后,省工商局第一时间发布公告,全省共有5.08万户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31.29万户个体工商户被标记经营异常状态;首次不定向抽查了7608户市场主体经营行为。7月17日,省工商局在全国率先组织抽取了全省2013年和2014年度市场主体年报抽查名单,全省系统于7月21日至9月10日期间,抽查抽取的4370户企业、105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5186户个体户的年报信息。截至6月30日,全省系统共办结一般程序案件4230件,公示3575件,公示率为84.5%。

受省政府委托,省工商局代拟起草了《甘肃省投资类企业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13类禁止的内容,全省投资类企业减少849户。今年上半年,全省系统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5618件,案值3273万元;受理消费投诉8389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374万元。

加强数据开发应用,建设工商大数据资源体系。加快研究梳理登记注册、市场监管、执法办案、消费维权等工商业务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推动业务协同,打通数据“内循环”。打破行业和部门间信息壁垒,加快建立信息共享协同监管机制,打通数据“外循环”。目前已与高法、国税、地税、食药、质监等部门建立信息数据交换共享机制,力争在10月底与15个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在年底之前扩大到20个以上部门,真正体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监管效果。加强登记注册数据与宏观经济走势的分析研究,定期发布《全省市场主体发展分析报告》,探寻发展规律,研判发展趋势,服务政府宏观决策。

啃下服务发展的硬骨头——服务是“放管接”的效果和体现,用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主体发展的乘法。

建设服务型政府——改革是必由之路。进入新常态,甘肃工商在激发市场活力、激发全社会创业热情方面,将各项举措坚决落实到位,以促进公共管理水平提升和市场主体交易成本下降,实现社会运行效率倍增理念,着力完成从数量型改革向质量型改革的嬗变。

为深入贯彻省委“工作落实年”的要求,有效破解履行工商职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省局党组在全省系统集中开展了为期一个半月的大调研活动,局领导纷纷带队深入基层单位,聚焦问题,把脉问诊,形成了一系列调研报告。

从6月1日开始对全省范围内新设立的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档案共享,不再要求申请人向工商、质监、国税、地税部门分别提交相同的申请材料,各部门共同审查的申请材料和登记事项,由工商部门审查,其他部门不再重复审查,年报信息部门共享共用。将“三证合一”营业执照时限压缩为5个工作日内办结,并规定在全省范围内“一照通用”。

让市场主体有“获得感”是简政放权的试金石。幸运领取了我省全面推行“三证合一”制度后第一张营业执照的甘肃润都装饰有限公司的办事员李晓霞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办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要分头跑三四个部门,至少也得一个月,现在只需要在电脑前操作,一个窗口便可完成过去四个部门的职责,30分钟左右就搞定,而且不收一分钱。真正是低门槛、高效率、零收费,政府简政放权让企业不再‘跑断腿’。”据统计,自6月1日全面实行新登记企业“三证合一”制度以来,截至7月31日,我省工商部门共发放各类市场主体“三证合一”营业执照17639份,其中各类企业8248份、个体工商户8720份、农民专业合作社671份。6月30日新设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的“三证合一”业务已经正式上线,“三证合一”市场主体的变更、注销业务也一同开始上线办理。

尊重基层的探索创新,放手让基层先破再立,甘肃工商大胆实行在基层尝试的基础上促进顶层设计和基层突破相结合的路子。在全国率先出台《市场主体抽查监管办法》,得益于2014年开始省工商局在兰州、天水、张掖、金昌4市进行了多级联动试点工作;能够顺利全面推行“三证合一”,得益于年初在甘南州的试点,并于2月初“催生”了我省乃至西北五省区首张“三证合一”营业执照。

省工商局局长郭承录表示,全省工商系统将坚决贯彻落实关于实行“三证合一”的改革部署,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指导监督,确保改革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同时,加强协同配合,加快制度创新,确保“一照一码”登记制度10月起顺利实施。

指导基层建立新设企业回访制度。全面落实一口受理、限时办理、规范办理、透明办理、网上办理等制度,打造便捷、高效、透明的工商行政审批服务品牌。加快推进企业注册全程电子化,实现以电子营业执照为支撑的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发照和网上公示。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发挥的“先手棋”“突破口”的能量,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风尚,用市场主体数量“井喷式”增长的数据可以佐证——去年7月底全省市场主体突破100万户。今年1至6月,全省新增市场主体11.91万户、注册资金1610.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24%、28.3%。其中,新增私营企业2.44万户,同比增长11.3%;新增个体工商户8.76万户,同比增长27.37%;新增从业人员35.23万人,同比增长19.39%。截至6月底,全省市场主体达到119.47万户,注册资金达到1.81万亿元。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累计从业人员达342.88万人;全省非公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2.3%,2014年全省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45.7%,今年预计可达48%左右。“双创”热潮正在改变当下的陇原!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近万名甘肃工商人,正在以担当之肩勇挑重担、以宽阔之怀自我革命,努力当好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先锋官”,深化改革的“先行官”,市场监管的“主力军”,市场秩序的“守护神”,将简政放权的职责使命继续向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