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拳兰州历史上最悠久的拳种
赵建军演绎红拳套路
红拳起源于西北一带,萌芽于周秦、扬名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有历史记载大致于明朝出现在兰州。红拳是中国武学重要一脉。红拳传域甚广,有豫红、川红、陇红等。千年红拳被武术界称之为中国传统武术的“活化石”,赢得了世界各地习武者的喜爱。红拳其雏形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西周沣镐(陕西长安县沣河附近流域),那时盛行的“武舞”“角力”就是红拳的雏形,后来发展成为秦时盛行“手搏”“击剑”,尤其在长安附近广为流行。据《张仪传》记载:“秦声,舞秦舞击缶弹筝,击膊拊髀”,意思是打完胜仗后的庆功宴上,武士“击膊拊髀”以示庆贺,这与现红拳演练套路中的“放炮”、“十大响”有着同样的表现形式,与民间流传的红拳谚语“击皮为鼓”也如出一辙。“击膊拊髀”体现了秦人粗犷豪放的性格,既练了“拍打之功”,又练了“撑斩之法”的红拳以“撑斩为母”。
红拳套路的形成应在唐末宋初,称为“唐手”“角抵”。据资料考证,我们常说的“陈抟老祖”就是红拳的创始人,他生于唐末。原籍真源今安徽境内,有一年进长安考进士落榜,他很是失意,便入华山隐居修道起来。一日他碰到了一位砍柴的老樵夫,只见他身体强健,走路快捷。老樵夫上前对陈抟说:“深山中常有狼豹出入,见你是一介书生,文弱体单,我愿将当地先辈祖传下的一套拳术招法传授于你,不知你意如何?”陈抟听后甚喜,将老樵夫请到他隐居之处,以师礼相拜,请予传授。老樵夫便每天华山东峰上传授拳法。陈抟学完后问师父此拳的名称,老樵夫说:“我看你要立志修道成仙,说明已看破了红尘,既是人间红尘中的拳法就叫‘红拳’吧!”当然,红拳也有艳美、吉祥之意。
传说“五代”末年,陈抟遇到了正在饮酒的赵匡胤,俩人对弈下棋于华山东峰之巅,以输赢华山为注。最后赵匡胤输了,便将华山给了陈抟。陈抟见赵匡胤雄壮英武便说:“君子输了华山乃戏尔,今观壮士英雄无比,愿目观君武艺本领与拳功,请勿推辞。”赵匡胤施礼说:“请先生多多指教。”赵匡胤说完便演练了他精通的一路拳术。陈抟观后只是点头微笑,赵匡胤请陈抟指教。陈抟老祖说:“君武功勇猛刚烈,技能非凡;可惜并非上乘之功,如遇高手难以化力制敌。君要知,刚柔相济,内外相合,才是上乘的拳脚功夫。”接着陈抟脱去外袍也演练了他随老樵夫所学的红拳,赵匡胤观后佩服不已,恳求陈抟老祖传授。陈答应并约定每日早晨在华山东峰之巅来传授。赵匡胤悉心习练,终于掌握了此拳。
宋元明时,红拳已经非常普及,仍然主要流行于陕西、甘肃一带。《少林拳法》上有这么一段:“无时觉远上人访白玉峰于陕西、兰州(今属甘肃),入寺授技传大小红拳”,白玉峰(山西太原人)系明代武术家,以武技享誉于黄河南北,对学武之人非常热情,“凡过客之有能者,无不养之”所以导致致家道中落。后来他漫游四方,边学边游,其技益进。在游历到兰州后,他遇到了觉远上人(今浙江建德人),觉远上人也是云游四海的武艺人,至兰州后得识李叟(即李延寿),后来经李之介绍与白玉峰,他们三人一起入少林为僧,白玉峰与觉远上人等融合旧时宗法,把少林拳法增益至一百七十余手。并立少林戒约十条,以约束僧徒,至此少林武术复盛。
由此可见,现今很多流传于兰州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地方拳术的渊源都出自少林,但红拳的历史却告诉我们少林武功也吸取了我们西北武功的玄妙之处。
到了近代,涌现出无数的武坛名流,对红拳的发展历程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如“鹞子”高三(高占魁),“饿虎”苏三(苏海潮),“黑虎”邢三(邢福科),“通臂”李四,四人均精于红拳,功力深厚,拳理精绝,他们在原红拳的基础上,不断吸取别的拳种之精华,融合内外家拳法之长,使红拳成为一套集盘、法、势、理“八字八法”及打手对抗等一大武术流派。据西安红拳总会副秘书长李毅虎介绍,红拳应是清末时期“鹞子高三”高占魁传到兰州的。
民国时期,红拳在兰州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甘肃国术馆成立后接受各地慕名而来的学员,第一批招收的学员中,就有将红拳练地炉火纯青的兰州武术大家刘进德,他与方学礼、王伯温、王天宇等武术大家都是同学。令人惋惜的是刘进德老先生于上世纪80年代就去世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他将自己的武艺传授给了很多弟子。
赵建军是刘进德弟子中打红拳打的最好的一位,如今退休后的赵建军女士每天都在黄河边的指定地点练拳教拳,六十多岁的她仍然可以快速有力地打出一套漂亮的红拳,可见其功底的深厚。她说当年师父给她教红拳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建国后,红拳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在健身方面独特的作用,被纳入国家标准套路长拳的体系。经过几十年的长足发展,已经成了国内外大型比赛的指定项目,红拳以另外一种形式继续在武林熠熠生辉。 记者华静文/图
◆后记
《兰州武藏》做到本期(第16篇)就要暂时告一段落了,感谢兰州市武协、兰州振兴地方拳艺研究中心以及各界“武林人士”和读者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不管是兰州地方拳艺还是各地的特色拳艺,都是一脉相承的中华武术瑰宝。通过你们的帮助,让尘封在历史中的拳艺和拳师们又跃然纸上;让仍然活跃的武术拳种更加发扬光大。正是因为这些武术前辈对武术的传承与创新,才能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在新的时代仍然脉动着新鲜的血液,这些贡献让人不由心生敬意。在收集资料和撰写编辑的过程中,难免有遗漏和不足的地方,请读者予以包涵和指正,并对兰州武术给予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