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古区---技能培训点亮残疾人就业之路

22.10.2014  11:45

  深秋时节,正是蔬菜丰收的时刻。位于红古乡水车湾村的兰州聚光蔬菜销售有限公司院内大小车辆来回穿梭,冷库门口,一个个剥菜工正忙得不亦乐乎。如果不仔细看,你根本不会发现在这些剥菜工中,有许多人是残疾人。在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他们通过劳动实现了自身价值和致富的梦想。

  “我们通过建设残疾人扶贫、培训、就业基地扶持残疾人脱贫致富,以基地带动和辐射残疾人从业和就业,逐步实现了残疾人扶贫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红古区残联理事长张志忠介绍说,在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建设中,红古区坚持政府主导,将就业扶贫工作纳入政府扶贫规划,逐步建立起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长效机制;通过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残疾人自身素质和劳动技能,通过开展“帮包带扶”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残疾人扶贫工作。此外,还通过发挥基地的服务作用,更好地推动残疾人就业扶贫工作的发展。

  “这个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2010年就建成了,先后安置39名残疾人就业,通过与残疾人农户签订订单和购销合同,按照高于市场价10%—15%收购周边残疾人农户的农产品,带动周边乡镇村农户从事大棚蔬菜及高原夏菜露天种植。”红古区聚光蔬菜销售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世贵介绍说,该基地累计组织226名残疾人举办各类培训班达20次,免费发放高原夏菜“娃娃菜”种子2260袋、中美合资生物有机肥230吨,总价值达160万元。目前,基地与176户残疾人农户达成常年合作议项,下属的兰州妙缘香厂主营塑料制品、香烛等产品,安置残疾人9人就业。

  走进位于花庄镇北山村北山台的红古区残疾人康复农疗场,一只只羊在整洁的羊舍里悠闲地吃草。这个占地面积达140亩的农疗场依托北山泰兴林牧场,背靠北山,远离水源、交通线和闹市集镇,养殖环境条件得天独厚。

  场内土地宽裕,操作简单、体力劳动量小的种养殖农事活动丰富,可容纳1200只羊的农疗场还配套种植玉米、苜蓿等蓄草60亩,栽植核桃等林果树近2000株,能提供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近30个,托养残疾人20名。依托农疗场,每年还向贫困残疾人农户无偿提供有机肥100吨,以赠种羊还羔羊方式扶助20户贫困残疾人增收,并无偿给予技术培训指导,疾病防治等服务。目前已有11名残疾人在农疗场就业,与20户周边贫困残疾人农户签订了扶助协议,先后赠送有机肥21户,送种羊16户,截至目前共有82人(次)残疾人到场参加了农疗活动,在身体功能恢复和心智康复方面给予了帮助。同时,在残疾人集中农疗活动中,经常性开展劳动技能交流、励志交流、市场经济信息交流、读书、唱歌等活动,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理念更加坚定,对今后生活充满了信心。

  除了培训就业、康复农疗外,红古区还进一步提升对残疾人的综合服务水平。位于花庄镇苏家寺村赤尕台的红古残疾人托养中心就是一个集残疾人托养、农疗、培训、就业、扶贫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机构。该中心今年5月动工以来建设进展顺利,预计10月底可建成投入使用。项目总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2200.54平方米,可托养残疾人65人。同时,可托养35人,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的二期工程也即将进行。“整个中心建成后,填补了红古区残疾人托养设施的空白,提升了残疾人事业的服务功能和水平。”项目负责人介绍说,整个劳动生产用房可达850平方米,养猪100头、羊2000只、土鸡5000只,并进行畜禽养殖技术培训。还能在60亩的训练种植区,进行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技术等方面的培训、训练。有利于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实现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