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红军铲”四代人珍藏了80年 李家后人将铲刀捐给武山县红军强渡渭河纪念馆

19.01.2017  13:33

李早贵在晾晒皮子

    长征时,红四方面军第31军第91师经过定西漳县休整期间,天水武山县马力镇的李成娃被请去制作车马挽具装备和缝制裘皮革御寒用品。在制作过程中,一位红军战士送给他一把铲刀,教他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那把铲刀也被李家四代人保存了80年。2015年6月,李成娃的曾孙把这把铲刀捐献给了武山县红军强渡渭河纪念馆,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这段难忘的历史。

    为红军赶制军需用品

    天水武山县马力镇北顺村北堡组的李早贵,是一位皮革鞣制与车马挽具制作的民间艺人。从李早贵口中,我们了解到了皮革鞣制与车马挽具制作技艺,主要是将动物的皮革(牲畜如马、牛、驴、猪等皮与裘皮如狐、狗、羊、猫等)鞣制,然后加工成各种车马挽具、连枷等生产工具,还可以加工成皮袄、皮帽、皮褥等御寒用品。

    李早贵说,皮革鞣制与车马挽具制作是他们李家的祖传手艺。当年,他爷爷李成娃还被红军请去赶制车马挽具等军需用品,现珍藏于武山县红军强渡渭河纪念馆里的一把铲刀,是他们李家人保存了80年后,捐献给纪念馆的。李早贵回忆说,据他爷爷讲,那是1936年8月23日,红四方面军第31军第91师长征经过定西漳县新寺镇休整。由于部队爬雪山过草地,尤其是在草地中找不到食物的时候,皮带与皮革加工的车马挽具都被煮熟吃了,因此在休整时进行车马挽具装备的补给迫在眉睫。李成娃就在这个时候被请到寺堡子的红军司令部,红军首长商谈收购他的所有产品,并希望李成娃为红军加工生产一些车马挽具与裘皮革缝制的御寒用品,同时派了一位在四川老家从事过皮革鞣制的红军战士来帮忙。

    相互学习结下军民情

    李成娃加工皮革的工具很简单,铲刮皮革上残留的油渣肉屑时,把皮革铺在地上或挂在墙上,用的是镰刀或菜刀,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经常刮伤皮革。当看到李成娃的生产方式与工具时,来帮忙的这位红军建议李成娃用他带来的铲刀铲刮皮革上残留的油渣肉屑,并根据自己家乡皮革鞣制的生产方式制作了一个三角架。李成娃改进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鞣制的皮革与加工的车马挽具质量和速度有了明显提高。这期间,他们为红军做了1000多根皮带,一些裘皮御寒衣物(如狗皮褥子、羊皮皮袄、猫皮手套等等)及大量车马挽具。红军开拔时,李成娃给那位红军战士赠送了一席狗皮褥子和一顶兔皮帽子,红军战士则把从家乡带来的铲刀赠送给了李成娃,作为相处45天友谊的见证。

    李成娃对红军留下的铲刀倍加珍惜,拿到铁匠铺又一模一样的打制了两把,一把用于鞣制皮子,将红军留下的那把珍藏了起来。光阴荏苒,红军留下的铲刀被李家四代人保存了80年。2015年6月,李成娃的曾孙李护春将这把见证军民鱼水深情的铲刀,捐献给了武山县红军强渡渭河纪念馆。通讯员李护春兰州晚报记者哈丽娜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