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的康县探索
100%的喀斯特地貌,没有一点平原支撑;山大沟深,土地瘠薄,行路难,缺乏产业支撑,一直是制约康县发展的瓶颈。也正因为自然条件的严酷,才导致这么多年康县始终没有甩掉贫困的帽子。
如何摆脱贫困?让山大沟深这个“拦路虎”变成腾飞的“翅膀”,康县干部群众多年来在探索,在思索。
摒弃“眉毛胡子一把抓”,实施靶点扶贫
盛夏时节,走进康县王坝乡大水沟村,白墙青瓦的民居掩映在茂密的核桃树下,通畅的水泥路户户相连,鸟鸣鸡叫此起彼伏,一派和谐的农家田园风光。很难想象三年前,这里曾经是“雨天出门两脚泥,来回背上驮东西”的景象。
沿着水泥路行进,路旁的核桃树浓荫蔽路。在村庄的尽头,一个健身设施齐全的广场上人声鼎沸。春晓园农家乐几个大字格外显眼,老板肖志春望着进进出出的客人,幸福之情溢于言表。“美丽乡村建设和精准扶贫给我们打下了发展基础,我就是依托美丽乡村建起的农家乐。”在大水沟村,像春晓园这样的农家乐就有3家,带动了30多户群众从事蔬菜种植、土鸡养殖。
“近年来,我们把改善人居环境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结合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劳务扶贫、保障扶贫,不搞大水漫灌,推行一村一策,一户一法,采用精准滴灌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工作,有效增加了贫困户收入。”联系大水沟村扶贫工作的康县委书记李廷俊说。
不搞“垒大户和路边花”,推行造血扶贫
成垄成行的茶园整齐地延伸到远方,绿油油的魔芋苗铺满山坡。在康县阳坝镇梅园深处的油房坝村,阳坝镇党委书记王碧云说,几年前,这里主要还是依靠劳务输出。近年来,负责联村的县长文元旦和扶贫部门发现这里土壤适宜种植魔芋,于是就引导村民以茶叶、魔芋为主导产业,辅助土蜂养殖和食用菌种植。现在,油房坝村80%的经济收入来自农业产业。
“贫困地区发展终究要靠内生动力,要实现从输血到造血,就必须改变过去垒大户、路边花式的扶贫,要出实招,办实事,为贫困群众量身定制扶贫方式。”康县人民政府县长文元旦说。
在油房坝村的扶贫中,康县依托“双联”行动,协调扶贫、农牧等部门出资18万元,采取奖励种子,培训技术等办法,鼓励和支持农户发展魔芋150亩;新建茶叶专业合作社1个,茶叶加工厂1座,综合管护茶园1200亩。
67岁的村民刘登彦在深山中养了28箱土蜂,去年取蜜480斤,收入29000元。他说,往年没有包装,蜂蜜都用废旧塑料瓶装,不但价格低,还卖不出去,现在政府办帮助我们制作了礼品盒后,400多斤蜂蜜几天就卖完了,价格还高了一倍。
在阳坝镇,像刘登彦一样利用茶叶、天麻、魔芋等农业产业致富的群众不在少数。
“老百姓缺什么,我们就扶什么,老百姓担心什么,我们就解决什么。” 从“救济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产业扶贫”转变。“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精细化扶贫。”“不搞救济式漫灌,推行靶向扶贫。”康县仍然在探索。
(供稿:康县扶贫办 李信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