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如何养生?敦煌石窟文献还原古老秋食
07.08.2018 17:12
本文来源: 甘肃新闻
中新网兰州8月7日电 (记者 徐雪)8月7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敦煌研究院当日梳理解读了敦煌石窟文献中古人吃秋食的养生之道。
“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是《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记载的立秋习俗。人们相信,立秋吃瓜可防秋燥、免腹泻,以及不生秋痱子。敦煌自汉代就有种植瓜果的历史,班固的《前汉书·地理志》中记载,“敦煌,中部都尉治部广侯官杜林以为古瓜州,地生美瓜……其地今犹出大瓜,长者狐入瓜中食之,首尾不出”。
图为莫高窟第85窟《楞伽经变之肉坊》(晚唐)。唐五代至宋,肉食是敦煌人的饮食结构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敦煌研究院供图敦煌南靠祁连山,周围又有草场宜牧,畜牧业便成为了古代敦煌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鲜奶浓缩发酵而来的奶酪也不是西方人的专利,唐代敦煌的僧人和上层贵族就经常食用。
牧羊人将乳酪送到寺院,制作乳饼,这在敦煌文献P.2049vb《后唐长兴二年(公元931)正月沙州净土寺直岁愿达手下诸色入破历算会牒》中有明确的记载,“粟壹斗,与牧羊人送乳饼用”“面贰斗,与牧羊人送乳饼用”。
敦煌研究院称,唐五代至宋,肉食是敦煌人的饮食结构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来源主要是饲养的家畜、家禽肉以及猎取的野生动物,尤其饲养的羊肉,成为敦煌人餐桌上的主角,这在莫高窟第85窟晚唐时期的壁画《楞伽经变之肉坊 》中就有具体描绘。
图为莫高窟第249窟《狩猎图》(西魏),画面中猎人驾马飞奔于林间,对准野鹿持弓搭箭。敦煌研究院供图除了寻常的羊肉,秋日偶尔来点野味更进补。莫高窟第85窟中晚唐时期的壁画《楞伽经变之出猎》描绘了唐代猎人们整装出猎,均戴幞头,着缺胯衫,足穿半腰靴,他们中有立鹰于手臂的,有单手牵犬的,有持弓挎箭囊的,甚至还有扛斧的。(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本文来源: 甘肃新闻
07.08.2018 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