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核心价值观论坛】郭文奎:突出四个结合  强化育人载体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0.11.2014  10:48

城市经济与旅游文化学院党总支书记  郭文奎

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在大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积极引导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只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就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引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中焕发出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驱动力,进而在学校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基本的道德规范,不断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实现学校教育启迪智慧、追求真理、树立信仰的教育目的。因此,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应是高等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突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结合。

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发挥实践教育功能

高等教育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引导他们从事社会实践。把基础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提高思想认识和培养道德行为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学生用理论指导行动,并以实践检验理论。惟其如此,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培养其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和正确的价值观念。理论联系实际的另一个含义是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使思想品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联系学生思想实际时,要特别注意针对性和及时性。

所谓针对性,首先是指紧密联系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特点及现实思想和价值观,针对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把针对性只理解为针对学生的错误的价值观念,主要应是针对学生的不同长处、优势和个性;第二是针对形成学生价值观诸要素发展的不平衡现象;第三是针对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家庭、社会、学校因素;第四是针对学生个体的具体价值观问题。

所谓及时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抓苗头、防微杜渐和防患于未然,即应选择“见于未萌、禁于未发”的最佳时机;二是指遇到重大问题,要及时给予关注和指导;三是指要迅速明确主流价值观念。

理论联系实际既是党的优良传统,又是重要的方法论。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针对性、及时性,才能永葆生命力和战斗力。

二、价值观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彰显主旋律价值取向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和能力的培养者,而且也是学生思想灵魂的塑造者。在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课堂是主阵地,教师是主力军,思想教育是全体教师的共同责任。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教学要寓德育于智育之中,要将二者紧密结合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知识、技能、情感三个方面,要注意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入到每一节课中去。

各学科教材都具有比较严密的逻辑性、科学性和思想性,其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必然会接受其思想观点。所以,教师要积极地以自己的世界观、思想品德、工作作风和治学态度,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善于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在讲课、辅导、答疑、作业及实验、实习等教学环节中都要引导学生把个人成才和祖国前途联系起来,向学生进行理想、爱国和纪律教育,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述本专业、本学科的发展概况和前景时,进行树立远大理想、热爱祖国、热爱专业的教育;在讲解某些定理、定律,介绍科学家事迹时,进行刻苦学习、热爱科学、坚持真理的教育;在讲解某些疑点或难点时,进行学风和学习方法的教育;在介绍科学成果及其应用时,进行集体主义、协作精神的教育等等。

三、价值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理念正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因而,价值观教育要和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体现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主体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生是主体。在这种由大学生自己为主体营造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以及由大学生参与的报刊、讲座、社团及其他科学文化体育活动和各类文化设施会作为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充盈着大学校园的各方面建设,从而使得大学校园更富有生机和活力。二是自发性。校园文化活动是自发的,也是自觉的,是受社会生活影响也受自我心灵主宰的,是无处不在的,是充满现代意识的,也是反映大学生复杂心态的;是心灵的自然流露,也是充满创造力的;是受着时代文化潮流影响的,也是苦乐兼备的。人生与社会、理想与追求、情与爱,都会在校园文化中表现出来。扰人心怀,催人思索,引人前行或诱人堕落。三是时代性。校园文化在当今高等教育中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常新的,但是是能够保持永恒魅力的,是能够唤起青年一代心灵的,是能够激发青年学生激情,是能够唤起青年一代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四是互动性。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这里教师的作用,学校领导的作用是关键。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不可低估,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五是渗透性。校园文化,象和煦的春风一样,漂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六是传承性。校风、教风、学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任何一种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之后,必然传承下去,不因时代、社会制度不同而消失,当然会有所损益;然而其精神实质却是永续的,永生的。

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无疑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发挥社会教育功能

学生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作为自然人,有生理机能的变化;作为社会人,价值观的形成要受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制约。家庭、社会等方面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的心理、道德、行为产生一定的作用。也可以说学生的某种思想和价值观的形成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教育、影响之合力的结果。常见到这样的情形:学生每一种价值观的产生,都能在他的家庭或社会上找到其“原型”;也常遇到这种情况,教育者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在学生思想上刚刚建立起一个“信念”,遇到社会上一个具体事例或因家长一句话,就可能完全被否定。所以,家庭、社会都在无时无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学生的思想。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上的思潮、文娱活动等并不完全符合教育的目的或学生年龄特征,特别是还有旧思想、旧习惯势力及腐朽生活方式在侵蚀学生的肌体。由此可见,思想意识的社会性、德育因素的广泛性和“教育者”的群众性,给学校思想及价值观教育带来了更加复杂、更加艰巨的任务。因此,愈使学生思想健康成长,学校教育是主要的,但不能忽略和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要借助必要的社会力量,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把学校教育和家庭及社会上的有益教育结合起来,如有目的的进行实训实习、参观调研,请革命前辈、英雄模范人物和知名人士作报告,以及同家长保持密切联系等。

此外,思想品德和价值观教育必须遵循青年学生成长的发展规律,包括生理发展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同时,思想品德和价值观教育除注意及时性、针对性、贴切性、示范性外,还要讲求时代性、科学性、序列性、趣味性、审美性。特别是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改革、转型的形势下,教育者更应以新的姿态,研究学生的新特点,摸索教育的新规律,以开创思想品德和价值观教育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