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喜事件中“洋快餐”的责任不容忽视

26.07.2014  13:20

  福喜食品安全事件把福喜集团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人们在口诛笔伐福喜无良和政府监管不力时,却没有对那些使用福喜过期肉的“洋快餐”所负有的责任进一步思考和讨论,似乎“洋快餐”和消费者一样也是“无辜的受害者”。

  可是是谁把福喜集团的过期肉推送到消费者的餐桌上呢?如果这些“洋快餐”能对消费者多一份责任心,对自己的信誉多一点珍惜,那些变质的过期肉还能顺利流通吗?上海福喜的污垢车间还能正常运转这么多年吗?毋庸置疑,作为原料的使用者和食品的直接供给者,在这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中,“洋快餐”责任不容忽视。

  上海福喜的责任和政府的责任已经讨论的够多了,笔者不想赘述,在此想专门讨论下“洋快餐”的责任。在这起事件中,洋快餐的责任主要体现为对原材料质量管控不力。中国消费者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给了这些“洋快餐”可乘之机。它们一直以提供安全食品者自居,把“吃的放心”挂在嘴边,而真实情况如何,消费者很难探查。从“速成鸡”事件到今天的福喜过期肉事件,已经充分暴露出“洋快餐”的供应链管理并非如其所宣称的那么严格,食品质量也未必如其所宣称的那样令人放心。

  其实从技术上来说,检测过期肉已经不是难事。如果“洋快餐”真的严格检测,上海福喜的过期肉即使偶尔蒙混过关,也不至于一直检测不出来。而现实就是过期肉真的一直没有被检测出来,依然“安全并鲜美”着。倘不是记者暗访,这些过期肉恐怕还会“安全并鲜美”下去。对此,唯一的解释只能是“洋快餐”们根本没有对自己所谓的“最佳供应商”提供的原料进行认真检测。作为原料的购买方,这些“洋快餐”们本应该严把原料质量关,一如它们宣称的对消费者负责、对自己负责那样。为什么它们没有履行这个责任呢?从经济学角度,笔者推测,这应该与成本控制有关。

  “洋快餐”们之所以选定福喜集团作为供应商并长期合作,就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首先,省去了搜寻成本。如果在中国重新选择供应商,“洋快餐”们要逐个甄别供应商的信誉、生产设备、原料质量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搜寻成本不菲,而选择美国现成的供应商,则省去了这个成本。其次,省去了讨价还价成本。重新选择供应商要涉及原料定价问题,产生新一轮的讨价还价,这也要花费成本,而与福喜集团合作有可以遵循的原料定价模式,省去讨价还价成本。最后,省去供货过程中的检测成本。长期的合作关系,加上福喜集团在美国的信誉,让“洋快餐”们主观认为福喜集团的原料质量可靠,不用重复检测,也不用精致检测,省去了不少成本。当然,还有其他类型的交易成本,与该文无关,不一一列出。

  很显然,正是出于压缩交易成本的动机,“洋快餐”们才疏忽了自己管控原料质量的责任,而这正是促成过期肉事件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不吃一堑,不长一智”。如果没有对“洋快餐”责任的追究,它们还会为降低成本计,犯同样的错误。麦当劳不是刚刚终止与上海福喜合作,马上又转而与河南福喜合作吗?没有追究责任就是等于没有责任。显然,国人对“洋快餐”的大度,让它们忘记了对自己责任的反思,还在盯住成本不放。谁能保证没有下一个上海福喜呢?

  文/乔瑞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