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土地“热”引来“凤还巢”
向土地要效益,这始终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生意人段淼从城市里赚取到第一桶金后,转过身回归土地搞养殖,他在红古区花庄镇租赁一家农场的420亩土地,养殖生猪、肉羊、土鸡,以心甘情愿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他觉得,这样的一种存在不无惬意。
甘肃泰农达农业有限公司在红古区花庄镇洞子村开办养殖场,总经理段淼一期建设了生猪养殖场,占地15亩,生猪存栏700余头,繁育母猪180头,品种是荷兰的大约克,预计到今年年底,该养殖场的生猪存栏可达到1000头。
生猪养殖场,猪舍严格按照标准化建设,养殖场规章制度一应俱全,猪场管理采用视频监控方式,避免人畜交叉感染。由于是刚刚开始养殖,这里出栏的猪肉,一出场就被亲朋好友老熟人抢购了,“连个上市的机会都没给。”老段说。熟人抢猪肉,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绿色食品放心肉。“不干不知道、一干吓一跳。绿色食品的市场空间才大得很呢,我就认准了这个门道专心做。”老段说。
生猪场的不远处,段淼建设了肉羊养殖场,占地10亩,羊舍建设的很规整,“羊倌”邓富才和老婆精心操心养殖场,从青草饲料和青贮饲料、黄贮饲料,这老两口都手摸着过一遍,把羊当做自己的儿女一样拉扯。羊听见老邓的脚步声,一溜儿全跑出来,眼巴巴地等着老邓喂食吃。记者试探着走近,羊全跑进圈舍里面了。“这家伙们真的认人。养的时间长了难免有感情,见不得眼前宰。”老邓搓着手说。
从养羊场出来,走进养鸡场,红冠子大公鸡以飞起来啄记者头的方式亲切欢迎。养鸡工人李莲芳赶紧给土鸡们上料、加餐,这才帮记者解了围。段淼介绍说,当年,养鸡场4500只土鸡在这里成长,长肥的土鸡都上了亲朋好友老熟人的餐桌,目前剩余700只鸡,滚动再壮大。土鸡中间,踱来踱去的珍珠鸡以高傲的姿态睥睨老土鸡。老段说,珍珠鸡,光卖蛋,就收入不菲,它的一颗蛋,网上叫卖3元钱。
老段说,他的计划是与电商合作,从网上网下齐下手,把自己的品牌卖出去。兰州本地一家电商几次三番来到养殖场,要签这份单,单子签下去,市区的大型社区覆盖体验店,配送放心肉品蛋品上门,惠及三方。养牛场同步建起来,但是这是二期的工程,前期,泰农达公司投资了1000万,并不急于“摊煎饼”。全部计划要投资2000万,完善养鸡场,新建养牛场。养牛场迟迟未建的原因在于这个农场要“立体”地建起来。
老段说,“立体”建起来就是种养殖结合,最后归结到生态农业上。养殖场,猪、牛、羊、鸡等占地近百亩,总共420亩土地,其余的300余亩土地要发展成为猪牛羊鸡的“伙食地”,种植青草饲料,种植陆地蔬菜,还要种植时令果蔬,发展观光农业,等机会成熟时,开办有机采摘节,吸引城里游客下乡游乐,将又是一笔意外的收入。花庄镇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甘莉丽介绍说,这一项目是红古区2015年兰洽会签约引进的落地项目,红古镇为这一项目协调用水、用工,还帮助企业解决土地纠纷矛盾,“今年一年,我们泥腿子干部把泰农达公司的门槛都踩烂了。”甘莉丽乐呵呵地打趣说。
项目落地后,红古区委书记韩显明实地走访泰农达公司,提出了建设意见,嘱咐企业按照循环农业的方式发展。而回溯过去,泰农达公司落地,则完全得益于花庄镇近年来确立的发展现代农业的整体计划。为突出特色优势,该镇制定了一个“四千两万”工程。该镇党委书记鲍琰介绍说,“四千”,是指花庄镇开发利用山台地,全力打造千亩脱毒马铃薯育种基地、千亩玫瑰园、千亩竹柳生产基地、千亩核桃产业园生产基地。“两万”,是指着力打造万头生猪、万只肉羊养殖基地,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鲍琰介绍说,“两万”建设方面,花庄镇围绕泰农达、亨华、兰州风吹草低养殖场、红古传福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兰州北山泰兴林牧场、兰州三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兰州恒峰养殖场以及辖区内养殖大户,打造了万头生猪和万只肉羊规模养殖基地,实现了猪存栏量8612头,羊存栏量1960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