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才汇智富民兴陇 ——我省引导各类人才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纪实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脱贫攻坚是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号工程”。近年来,我省把脱贫攻坚作为各类人才服务大局的主战场,制定出台了精准扶贫人才干部支撑计划,加大人才投入力度,创新人才帮扶模式,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科技智力精准服务
科学技术是脱贫致富的关键。作为全国首批科技特派员试点省份之一,甘肃以精准扶贫为契机,推动上万名科技人员带着科技成果和项目走进田间地头、羊圈牛舍、企业厂房……他们入户、进村、驻企、创业,积极投身于精准扶贫、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与群众组成脱贫致富共同体,实现了从“做给农民看”到“带着农民赚”的转变。全省230多家涉农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还派出法人科技特派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创办或领办企业,带动产业结构调整。
仅2015年以来,甘肃就分两批从省属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选派74名专业技术人才,到58个贫困县9个插花县挂任科技副县长,重点开展科技帮扶、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积极促进贫困县与派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了科技优势与当地资源优势的有效结合。据统计,2015年,全省科技特派员累计推广新技术1788项,实现年利润5.3亿元。
2017年,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升级版”在全省示范推广,力争年内实现全省622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建成150个农业科技示范村,培育12440个科技示范户,贫困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5%以上。
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甘肃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农村。2010年,依据全省农业农村发展实际,我省制定了《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队伍建设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并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甘肃省农民教育培训条例》。同时,开展农民职称评定,发挥农民技术人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培养了一大批农村致富带头人、种养加能手和经营能人。同时,组织实施“乡镇干部农技推广提升计划”,为58个贫困县累计培训了5000多名留得住、懂技术、善经营的“技术型”干部。省委组织部与省妇联共同举办农村“两癌”贫困妇女创业技能和康复能力培训班8期,培训412人,各市州委组织部举办培训班48期,培训2433人。
“十二五”期间,我省为甘南州、临夏州和张家川、天祝、肃南、阿克塞、肃北5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培养科技、金融等各类实用人才2100人,在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近年来,岷县支持鼓励农村实用人才立足实际创新创业,一大批“田秀才”“土专家”深入农村、扎根基层,成为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农业科技进步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中坚力量。岷县中信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羊峭带动当地200多户群众走上了中药材产、加、销一条龙的致富之路,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农村实用人才祝文明注册成立了瑰奇中药材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吸收355户贫困户入社,带动群众种植道地中药材,并指导群众进行粗加工,帮助贫困户累计增收600多万元。
庆城县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鲶鱼效应”,示范带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推动特色产业升级。庆城县通过驻站专家技术试验和示范指导,打造了庆城—南庄—玄马万亩旱地矮化密植示范带,在庆城、南庄、玄马三乡镇共栽植矮化密植果园7500多亩,果园的经济效益成倍增加。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
甘肃藏区医疗卫生人才匮乏,是制约藏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针对此,甘肃省相继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在政策项目、资金投入、人才培养、技术支援等方面,加大对藏区的对口支援。
2015年10月,省委组织部会同省卫生计生委等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藏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决定在以往对口支援的基础上,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并纳入对口支援藏区常规工作,每年派驻一批专家组团开展援藏服务,打造一支“永不走”的援藏医疗队。
同年12月1日,52名医疗专家组成10支小分队,分赴甘肃藏区10所医院,拉开了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大幕。
首批52名援藏队员中,有甘肃省领军人才10人,副高级以上职称专家27人。
甘肃省领军人才、省二院院长米登海亲自带队,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名中医王世彪与医院中医科、儿科、消化科等科室5名骨干组成首批援藏医疗队,来到玛曲县人民医院。
甘肃省人民医院派出的5位队员中,有两位省领军人才——检验科主任居军,护理部主任、我省首位护理博士韩琳。
甘肃省领军人才、省中医院副院长舒劲带领5名骨干进驻卓尼县人民医院。
甘肃省肿瘤医院派出了以“陇人骄子”、第七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省领军人才杨碎胜为组长的医疗团队。
……
强大的专家阵容令各受援医院如获至宝,1年多来,专家效应使得受援医院门诊和住院人数明显增加,同时,也加强了各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援藏专家们将先进的理念和诊疗技术带到受援医院,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手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子宫全切除术等100多项甘肃藏区首例诊治技术,在甘肃藏区各医院陆续实施,甘肃藏区农牧民患者外出就诊率呈现下降趋势,各医院床位使用率由原来的不足40%提升至90%以上。队员开展各类临床教学1600余次,各类大小专项培训700余次,累计培训8200多人次,推广普及诊治技术100项,确定的104名“师带徒”学员,已有50人可以独立完成诊疗任务。
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近年来,甘肃针对“三区”人才建设,制定了多项专项计划,选派科技、教育、医疗等人才深入“三区”服务。以科技人才为例,2014年,我省启动了“三区”科技人员专项计划,两年来选派科技人员1913人,培训“三区”本土科技人才258名,获得中央经费支持4206万余元。选派的科技人员为“三区”引进新品种947个,推广新技术838个,受援对象户均增收7260元。
同时,甘肃还以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为重点,开展农村社会工作服务,4年来,累计向“三区”选派260名专业社工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为“三区”培养140名社会工作者。通过造血式扶贫,教会村民一门手艺,使他们不但自助,而且能够助人。甘肃兴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还借助自身资源优势,吸引大量青年志愿者投身公益事业,在临夏州支持成立了多家社会组织。
如今,在甘肃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类人才身先士卒,昂扬奋进,为推动甘肃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播洒汗水,贡献才智,在陇原大地上谱写着精彩人生。(记者宜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