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学生白塔山巅放飞梦想
孩子们相互搀扶
昨日上午9时,兰州市盲聋哑学校三年级的学生孙茜整理好自己的随身水杯和零食,与同学60余人一同从盲校出发,这次他们的目的地是白塔山公园,全程他们没有乘坐任何交通工具,全部是靠步行,在她看来,每一次的外出,都是放飞梦想的时候。这次活动是学校为他们庆祝第31个国际盲人节而发起的一次秋游活动。60多名同学互相搀扶走在兰州的大街小巷中。“身残志坚”平凡的四个字,当日在他们身上得以充分体现。记者用手机软件粗略地计算了一下,仅从白塔山下到兰州碑林,一个单程要走五万多步,60名学生全部坚持下来。
用手耳来感受世界
盲人最大的生活障碍就是出行的困难,他们每次出行或借助盲杖,或借助导盲犬,或需要有健目人搀扶。白塔山公园不同于普通市区街道,各种阶梯分布在坡度不等的山坡上,那么这些学生能坚持下来吗?从盲聋哑学校出发了,盲聋哑学校的刘老师与其他老师每人负责两个全盲的孩子,视力较弱的学生同时也负责两位学生,他们就这样互相搀扶的走在兰州的街道上,一边走,老师给旁边的学生一边介绍兰州正在发生的变化,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老师还要兼顾路况细微的变化,如前方有一个台阶,或者一个坑的时候,老师马上告诉学生,并放慢脚步绕开障碍物。经过一个小时的行走,上午10时,第一梯队的学生首先抵达中山桥南,刘老师放高声音说:“我们现在就在中山桥的南面,桥东还矗立着将军铁柱。”他搀扶着学生走到将军柱跟前,让他们用手去触摸,感知这个有着500年历史的文物。随后,大家一起走上中山桥,同样,老师把桥上,桥下的景象一一描述给孩子们,几个不是全盲的学生,高兴地在桥面上又蹦又跳。刘老师告诉记者,这些孩子认识世界的途径只有靠自己的手和耳朵,有时也要靠鼻子闻到的气味来分辨周围的环境。
行走训练减轻出行障碍
走到桥北,要走人行天桥才能通过马路。这也是当天他们遇到的第一个台阶路段。刘老师告诉记者,身边的两个学生都抓着他的上臂,他走路的时候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前后摆动胳膊,因为,身边的两个学生要靠他身体的变化来感受前方的路况。当刘老师开始上台阶的时候,整个身体相对两个学生出现上移的变化,孩子们马上明白,顺着他的节奏开始上台阶。孩子们要上定向行走课,根据盲人的生理特点,他们借助盲杖和听力,可以做到正常出行。但是,现在交通环境非常复杂,所以要让每一个健目人来负责两个学生的安全。当日他们这样的行动属于一种导盲随行,如果习惯了导盲随行,他们同样可以走得很轻松,用导盲人的身体变化来判断前方的道路。刘老师表示,目前有的孩子虽然不是全盲,但是,他们看到的事物,与健目人还是完全不一样的,有些看不全,有些看事物犹如从一个管子看出去一样,还有一些学生看到周围的色彩和明暗对比度不同,在学校这类学生可以承担导盲随行的任务。他希望每次的出游活动,孩子们能信任社会,能勇敢地迈出每一步。
用脚来丈量中山桥的长度
进入白塔山公园后,大家原地休整,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都出了一个节目,有的唱歌,有的诗朗诵,有的演小品。别看他们都是盲人,在一定范围内,他们活动得也非常自如,靠声音来判断身边的人和事,节目也表演得非常精彩。三年级的两个男生,高歌了一曲《一生有你》,同学们抱以热烈掌声。他们现场的活动,也引来了周围游客的驻足。一位游客告诉记者,远看他知道是一些学生来集体游园,走近了一看才发现是盲人学生,听说孩子们要登山的时候,他感到特别吃惊。王静怡是盲聋哑学校三年级的学生,白塔山他是第一次来,从学校出来的一路上,她觉得这一路并不辛苦。以前,她去过五泉山,去动物园“看过”,都是老师给她讲解周围的情景。今天来白塔山特别高兴,刚才路过中山桥的时候,还用手摸了一下,并且和几个同学数了一下用多少步才能走到头。记者问她走了多少步通过了中山桥,她告诉记者150步。孙茜告诉记者,她能感受到白塔山的空气特别好,可以想像出这里的景色一定很美,每次出游她觉得都是一次放飞梦想的过程。初三的学生香强先告诉记者,每次出来心情特别好。平时在学校就是学习,或者在操场上走走。对于行走不便的问题,他觉得只要自己注意点,坚持行走训练,外出是不存在问题的。
盲人也可以用手机玩微信
正在大家表演节目的时候,记者注意到一个同学,在一旁拿着一个类似IPOD的设备听着什么,经了解得知,这个同学正在听书。他把一些电子书,下载到这个设备上,然后,通过阅读软件,把书读出来。刘老师告诉记者,现在科技发达了,盲人也可以用手机,用微信。刘老师拿出自己的手机给记者现场演示了一下,当手机开屏后,用手一摸屏幕,手机就发出语音提示刚才按的是哪一个应用的图标。由于手机一屏要显示很多图标,为了方便盲人选择,可以通过快速左右滑动,来判断自己要的图标,一旦选定图标,用手轻轻点两下屏幕,就可以进入菜单。刘老师说,安卓和ios系统的手机对盲人的支持都可以。但是,具体到某一个软件,有时对盲人的兼顾就不是很好,他举例说QQ盲人就没法使用,或者非常麻烦。学校为了方便孩子们互相联系,设置了开放的wifi网络,无密码进入。
希望能看到这个美好的世界
走到半山的时候,从这里可以俯瞰中山桥和黄河。几个班的老师带着学生在这里合影。有三名同学互相搀扶走到栏杆边上“俯瞰”山下的景色。一位同学用手指着远方说,下面就是中山桥。他的老师告诉记者,孩子们是看不到的。但是,重见光明永远是这些孩子的梦想。记者问他们感受到什么,一位同学说,这里有风从耳边刮过,还可以听到小鸟的叫声。一位家长苗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出生的时候难产缺氧,导致失明。她觉得孩子能出来走走特别好,跟社会走得更近了,让社会也了解盲人真实的一面。西北师大的实习老师陶仁霞告诉记者,9月15日到盲聋哑学校实习,到今天已经一个月了,她与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她觉得孩子们的生活其实非常丰富。一路上陶仁霞搀扶着两个孩子,边走边告诉他们周围的景色。她今年大四,马上面临找工作,她准备继续深造特教专业的研究生,将来更好地为这些孩子服务。
登顶后,老师又带着孩子们转向兰州碑林,途经索道的终点,刘老师拉着孩子们在索道站旁听索道卷扬机发出的声音,告诉孩子们轿厢的外观和里面的设施。兰州碑林是当日的终点,由于不能用手触摸石碑,所以,现场全部是靠家长和老师讲解。孙茜告诉记者,碑林是第一次来,能感受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字历史和文化历史,她觉得很有意义。
信息来源:兰州日报 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