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城山乡春意暖—白银市双联为民富民行动启示录
记者 李保荣
春回大地,万木吐翠。又一个春天的来临,正昭示着累累收获的那份喜悦。3年来,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决策,在白银大地上变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扶贫攻坚战役,变成了干部群众实实在在加快小康进程的实际行动。3年的行动实践,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干部受教育、农民得实惠”的目的。
行动开展以来,白银市围绕落实“六大任务”,打造“三大工程”,双联行动的综合多元效应充分显现。从一组数字中,可以充分感受到各级干部的辛勤汗水和不懈的努力——据统计,3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50多亿元,争取项目2681个,为民兴办实事37000多件。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底的3813元增加到2014年的5777元,净增1964元。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54.8万人减少到30万人。
正如白银市委书记张智全所言,我们大力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双联行动,在帮扶目标、内容和方式上进行深度融合,把更强的帮扶力量安排到最困难的地方,把更多的建设项目摆放到最落后的地方,把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切实在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中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在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人力资源开发中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白银市双联行动取得初步成效,极大地鼓舞了各级干部的帮扶积极性,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生产热情,山乡大地再次奏响了“双联行动进行曲”。干部一门心思扑下身子办实事,农民坚定信心持之以恒兴产业,山乡大地春意融融、情意绵绵。感人的故事、典型的经验、成功的事例,一件件、一幕幕让人回味,催人奋进。3年来的实践,白银市从双联行动中得到了经验,从经验中探索出了启示。
启示一: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四大民生工程奠定发展基础
白银市各联系单位和干部从最薄弱的环节、最紧迫的事情入手,把保障农村居民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出行安全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第一要务。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先后改扩建大中型电力提灌工程13处,建成小型水利工程700多项,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78%,安全饮水村覆盖面达到70.1%,累计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106万人。
农村道路通畅工程:3年来,乡村硬化道路新增2680.32公里,达到4327.6公里,覆盖484个行政村,比2011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全市69个乡镇已基本实现了乡乡通油路,699个行政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油路或水泥路的行政村达到69.1%。
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全市3年共投资12.59亿元,改造危旧房37600户、265.46万平方米,累计完成85192户改造,农村危旧房下降为78192户,下降5.69个百分点。农村砖木砖混住房比例达到74%。
全力促进民生改善:推进“八个全覆盖”“五件实事”,全市小额信贷业务、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贫困家庭劳动力输转、村“两委”办公服务场所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公共卫生室覆盖535个行政村、文化活动室覆盖344个行政村、村级商贸综合服务社覆盖630个村、一村一名大学生覆盖324个行政村。共在159个行政村修建了互助老人幸福院,69个乡镇修建了留守儿童之家。
启示二:壮大了农村主导产业,富民增收渠道明显拓宽
白银市立足长远、面向未来,及时编制了《白银市加快发展农村富民多元产业实施方案(2015-2017年)》,确定未来3年白银将重点发展壮大瓜菜、草畜、优质林果、粮油、劳务等五大主导产业,做精做强马铃薯、中药材、小杂粮、乡村旅游等4个特色产业,着力实施农业基础设施装备提升、农产品加工增值、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农业科技信息创新开发、农产品质量安全振兴、循环农业提质增效等六大工程,全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富民多元产业。2014年玉米、马铃薯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41万亩、104万亩,瓜菜产业面达到了99.14万亩,发展特色经济林14.75万亩,种植中药材31.23万亩。3年累计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960个,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达到2010个,规模养殖户5.89万户。
强化培训,稳步壮大劳务经济。全市3年累计投入各类农民培训资金3388.9万元,开展劳务培训2200场次,法律知识培训220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万多(册),培训农民38.23万人次。全市3年累计输转劳动力92.6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17.76亿元。
源头扶持,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白银市金融工作考评奖励实施意见》,不断加强财政杠杆与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在贫困地区延伸服务网点、加大信贷投放、强化金融服务。3年来,投放双联惠农贷款、妇女小额贷款和牛羊蔬菜贷款53亿元。全市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已发展到169家。互助资金总规模3936万元,入会农户24148户。
产业服务,加强全程跟踪指导。广泛开展以引领产业、扶贫富民为主题的“专业技术人才服务双联”活动,组织全市农、林、水、教、卫等行业30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手把手帮助群众培育壮大富民产业。
启示三:完善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助推“三农”的作用不断显现。
围绕群众最现实、最需要、最迫切的问题,白银市全力做好对农民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帮助和服务。
加强科教文卫服务。3年来,改扩建校舍77.92万平方米,建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101所,全市乡镇中心幼儿园实现全覆盖。建制村标准化卫生室覆盖率达到45%。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390元,参合率达98.04%。
加强农村改革服务。靖远县、景泰县、平川区列为土地确权省级整乡推进试点县区,全市累计开展土地确权试点11个乡镇、涉及农户37253户、耕地面积74.6万亩。鼓励引导农户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93.5万亩,比2012年底增长2倍,流转率达21.76%,涉及农户8.12万户、占承包农户总数的27.8%。
加强农村法律服务。积极开展双联行动“法律服务直通车”活动,强化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促进农民群众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帮助群众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加强基层组织服务。制定了《白银市立足实践一线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实施办法》,建立了选派双联干部到联系乡村挂职制度和干部逢提必下机制,全市分两批共选派380名干部到联系乡村挂职。帮助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村民议事规则、一事一议、村务公开等规章制度,加强民主管理,进一步提升村级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具体事务服务。联村干部积极开展春耕备耕送农资、访贫问苦送温暖、共度“扶贫日”等形式多样的走访慰问活动,及时解决贫困群众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3年来,各级双联单位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农作物种子、地膜、化肥、农业机械,面粉(大米)、棉被(衣服)、煤炭、水泥等生产生活物资,累计投入资金24382万元,直接受益人口31.4万人。
启示四:构建了干部直接服务群众平台,党群干群关系日益密切。
各联系单位围绕双联行动总任务,把握关键点,发挥各自优势,竭尽所能开展帮扶。
进村入户接地气,架起了真情传递的“连心桥”。3年来,各级联村单位、联户干部驻村入户,与全市699个村、2万多户特困户结对子、交朋友、认穷亲,达到了服务群众零障碍,增进感情无距离的效果,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驻村为民办实事,搭建了服务群众的“直通车”。联系单位和干部把立足为民、着眼利民、致力惠民作为最大的心愿,通过理思路明方向、当参谋定规划、办义诊搞助学、筹资金争项目等措施,兴办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好事。3年来各级联系单位和干部,帮助县乡村制定全面小康规划774个、帮扶规划1000多个、年度计划3000多个,农户脱贫致富计划2.1万多个,为群众帮办实事3.7万多件,集中解决了一批吃水、行路、住房、看病、上学等方面老大难问题,有效改善了贫困村的发展条件和贫困群众的生活条件。
真干实践在一线,开辟了锻炼干部的“大课堂”。双联干部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了解反映社情民意、疏导群众情绪、入户排查矛盾、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中,听群众怎么说、问群众怎么看、请教群众怎么干,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磨炼了意志、提升了能力、转变了作风。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广“枫桥经验”,建立健全干部“下访”工作机制,了解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和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疏导群众情绪,以实际行动促进了邻里和睦、村组和谐、大局稳定。3年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17200多件,解决突出问题8000多件,排查矛盾19000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