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人痛陈丢了老规矩

12.06.2014  13:48

  过去排戏只有两把椅子,一把是导演坐,一把是摄影师坐。现在是导演看监视器,加一堆化妆师看;一个大导演挂名,但是只去现场两次,大部分是执行导演在拍……

  第20届上海电视节正在举行,受“一剧两星”影响,整个展会气氛明显比往年冷清,业内观望情绪浓厚。与大氛围的迷茫停滞不同,从业者依旧积极活跃。鉴于今年以来编剧和演员争吵不休,演员片酬人人喊降,昨天下午,导演闫建钢、台湾著名演员方芳、编剧王丽萍、制作人兼演员吴奇隆以“论电视人的自我修养”为题,从各自角度畅谈业内应有的“规矩”。与其他大而务虚的产业论坛相比,这场小而有趣的对谈倒是贡献了更多硬道理。

  过去剧组只有两把椅子,

  一把导演坐,一把摄影师坐

  现在监视器是导演看,加一堆化妆师看

  无规矩不成方圆,电视剧行业近来怨声载道,编剧、导演、演员都有苦衷,说这个行业的规矩越来越坏。方芳说,之所以老一代从业者更有“规矩”,是因为入行时就受到了约束。她从16岁考进电影公司,公司的培训理念就是从基层做起,跟在前辈后面学习,梳妆、服装等等细节都要亲力亲为。她说:“那个时候有两把椅子,一把是导演,一把是摄影师,灯光没有座椅,我们更不用说了。所以大家都有野心,希望自己有一天在现场有一把椅子可以坐。”编剧王丽萍也感慨,现在的剧组的确“规矩”渐失,“过去排戏只有两把椅子,一把是导演坐,一把是摄影师坐,现在是导演看监视器,加一堆化妆师看;一个大导演挂名,但是只去现场两次,大部分是执行导演在拍……

  以前问的是你会不会,

  现在是问你敢不敢?

  规矩没了,但野蛮生长的环境下行业的残酷性加剧了。吴奇隆经历了高峰低谷的波折,20年后仍能站在风口浪尖,对这个问题很有发言权。他反思这份“幸运”主要来源于小虎队时期所受的训练,“开始我们并没有真正学会做什么事情,而是先学做人。一进公司,很多长辈教我们,一个人要红很快,但是如何在行业里面维持很长时间,这个才重要,因为没有人永远站在顶峰上面。再加上我不是科班出身,所以一定要表现得更努力,至少要给大家留下好的印象。这是我第一个自我要求——让大家觉得你很敬业,而且很好配合,不管你戏怎么样。戏剧和表演没有标准,但人的品格是有标准的,所以我只能说先从做人开始学起。

  对此,方芳也说,“我们那个时候,大家都知道,要有真才实学。以前的竞争跟现在有一点不一样,在我们那样的年代,问的是你会不会,现在是问你敢不敢?你只要敢就行了。

  一些人过去把不该拿的钱拿了

  却不明白电视行业有天花板

  有人说随着明年1月1日“一剧两星”执行,电视剧行业将进入“降价时代”,对于这个巨大“名利场”的每一个人无疑是一种炙烤。作为目前处于片酬第一阵营的男演员,吴奇隆说他支持降片酬,“真正聪明的演员必须要清楚整个大环境,而且知道自己的定位在什么地方。如果说今天减少了你的酬劳,在制作方面加很多分,这需要考虑长远收益。只有好的作品,才能为演员带来更长久的收入。

  导演闫建钢说,名利二字永远是这个行业从业者的主要动力,“一剧两星”是一个生态环境的改变问题,合天理。“我们大家都是劳作者,一年四季耕作,天地人和,才能有好的收成。”他说,过去一些人把不该拿的钱拿了,一定要降下来,“制片方谨慎了,把伪作品,海盗性和投机性作品剔除。”此外,闫建钢还提出,“‘一剧两星’来了,大家人心惶惶。不知道怎么控制成本的时候,一定要清楚知道我们这个行业有天花板,我们需要的是跨出行业,从今天开始不要再让自己的思维局限在一部电视剧的单集固定销售价格。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你要有能力、有素质产生一种赚钱的理念。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你把成本控制到多低,你也赚不到大钱。”

  在探索盈利和上升空间的新思维上,闫建钢和王丽萍均非常推崇吴奇隆。不为人知的是,吴奇隆除了是一个明星,还是制作公司老板。王丽萍介绍,“吴奇隆非常有前瞻性商业意识,他的戏会做成游戏产品,他对互联网的认知比同年龄的演员和制作人更前端,这些恰恰是主流的行业从业者稀缺的素质和眼光。”王丽萍说,作为编剧,她很欣赏吴奇隆抱有的危机感,愿意拿自己的钱做尝试,“而我原来很清高,很抗拒植入广告,其实这是需要反思的。还有,未来不仅需要把观众留在电视机前,也需要更年轻的观众,我们作为内容制作者更要转换新的思维频道。”(记者 杨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