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陇南新坦途

03.06.2015  23:27

  电子商务:从万水千山到近在咫尺的甘肃陇南路径

  电子商务是互联网+时代的新经济业态,4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政策措施,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释放出电商是“互联网+”时代先锋角色的信号。陇南是甘肃偏僻贫困之地,但当与电子商务邂逅时,陇南人洞悉先机,解放思想,乘势而为,后发赶超,实现弯道超车的探索与实践,向全国、全省人民展现了———

  成县鸡峰镇草滩村和陇南的其他村庄一样,有着丰富的土特产,在搭上电子商务发展快车后,这里的一切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在草滩村村口,一间青瓦白墙的房屋门上挂着3块牌子:成县电商扶贫示范网店、成县鸡峰镇草滩村电子商务服务站、成县鸡峰镇草滩村电子商务创业培训基地。

  在不大的屋子里,土鸡、土鸡蛋、土蜂蜜以及核桃、核桃花、山野菜、中药材等土特产摆满了货架。

  村民王兴用开的“草滩珍宝阁”网店,生意火爆,靠着在网上卖自家的土蜂蜜,收入3万多元。

  “真没想到,只要一根网线、一台电脑,不用出村,就把家里的千余斤土蜂蜜卖到了全国各地。”王兴用的话语中流露着惊讶。

  不只王兴用没想到,大家都没有想到,偏僻贫困的陇南,竟然赶上了“电商潮”,而且是最早“吃螃蟹的人”。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陇南全市开办网店6000多家,农产品网上销售额超过10亿元,带动就业1.7万多人。

  梳理陇南电子商务发展的脉络,说得最多的就是“弯道超车”、“逆袭”,无论从哪一个词,都能看出陇南人洞悉先机,解放思想,乘势而为,后发赶超的探索与实践。

  结缘网络:农产品插上电商的翅膀

  王兴用所在的草滩村,是成县鸡峰镇一个偏远山村。这里出产的土蜂蜜、土鸡、山野菜等特产,因为大山阻隔,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知道的人很少。

  草滩村其实是陇南的一个缩影。

  熟悉陇南的人都知道,位于秦岭与岷山、大巴山交汇处的陇南,被无数大山重重包围,属亚热带、暖温带半湿润和高原湿润等多种气候过渡地带,有大熊猫、金丝猴等30余种珍稀动物在此繁衍生息,有1200多种名贵药材及百余种山珍生长。

  如何让药材、山珍变成农民致富的“宝贝”,如何解决农产品有量无价的问题,助农增收,带富一方群众?市委、市政府一直在不断求索。

  一次偶然的机会,成县在网络上尝试宣传、销售核桃,却引来了众多的“网客”,让成县核桃声名远播,卖出了好价钱。

  市委、市政府从中看到某种可能性,迅速抓住这次机遇,在全市范围内发展电子商务。

  市、县区各级党政班子迅速把准脉搏,多次到江浙闽一带学习发展电子商务的经验。经过在全市范围内逐县区逐村调研,依据自身基础条件分析劣势、优势,全面了解市情县情区情,准确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加强国家政策与陇南具体市情的对接研究,我市2013年底提出在电子商务、金融支撑、非公经济等方面集中突破。

  “电子商务非常适合在陇南发展,现在看来,大有可为,从趋势上看也刻不容缓!”市委书记孙雪涛说。

  全市核桃种植面积350万亩,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二位;花椒种植面积220万亩,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二位;油橄榄种植面积35万亩,几乎占全国油橄榄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二,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油橄榄种植基地;各类中药材种植面积100万亩,排在全国前列……这都是陇南发展电子商务的“雄厚资本”。

  自此,“让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成网络里的近在咫尺”也成了全市人民的航标。

  星火燎原:大小网店“点燃”山乡

  打破阻隔,陇南赢来电子商务发展的春天,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全市开办网店6000多家,农产品网上销售额超过10亿元,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

  当网络走进成县苏元乡水坝村后,水坝村由一个贫困的小山村成为全市第一个开办村级淘宝店的“明星村”。

  70多岁的杨俊德夫妇不用出门,乡上的干部就到他家来收土鸡蛋、核桃和吃不完的荞面。“放到网上卖,比自己拿到城里卖省事,还价钱高!”别看老人年纪大了,但是心里有一本明白账。

  原来曹江红给人家做小工。现在,他和村上的几个人一起注册了一家公司,开始在网上卖起土特产。

  “我们水坝村出产的手工挂面、土蜂蜜等土特产质量好,可由于交通不便,大多只能自产自销。现在,上至六七十岁的老人,下至上小学的孩子都会告诉你,网上能卖家里的土鸡蛋、手工挂面、土蜂蜜,还能卖个好价钱。”水坝村党支部书记辛凤杰说起村里这两年的变化,言语间透着自豪。

  目前,水坝村已开办8家网店,累计销售额达28万元。

  “电子商务不仅把村民原来卖不出去的东西卖出去了,还卖了好价钱!”水坝村村主任倪勇说。

  目前,成县开办网店627家,全县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额达9000万元。随着网店的兴起,当地快递业发展迅猛,50家物流快递和供货商解决了500多人的就业问题。

  这样的事情不仅发生在成县,电子商务正在陇南山乡遍地开花,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新希望。

  不仅如此,陇南还借助成县核桃、武都花椒、徽县苗木等特色产品产销对接商贸洽谈会,举办农产品电子商务论坛。市金融、农牧、工信、交通、工商等部门相继出台了支持电商发展的具体措施。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大小网店在陇南“井喷”而出。9个县区均建成了一批供货平台,新建了一批偏远山区通村公路,全市设立快递网点477个,行政村网络覆盖率由2013年的47%提高到66%,配套设施逐步完善。

  后发赶超;互联网像衣领带富乡村

  今年3月,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成县设立了西北第一个电商学院——— —— 陇南电子商务职业学院。陇南人有了自己的电商学校。去年,全市多层次、多渠道培训电商人才近4.5万人次。

  今年4月,阿里巴巴农村淘宝西部首家县级服务中心在武都区挂牌成立。

  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武都服务中心是阿里巴巴集团与我市武都区合作共建的服务三农平台。运行后,负责武都区农村淘宝项目推进和村级服务网点建设,协同淘宝大学和菜鸟物流入驻武都区,提供系统化电商培训和智能化骨干物流服务,实现农村信息和物流的瓶颈突破。

  不仅如此,通过已建成的10个村级服务站代买、代卖、便民服务三大功能模块,服务广大农村,为村民提供购买质优价廉的网货,代销原产地优质农产品,代订车票、机票,代为充值缴费等便民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享受优质高效便捷的e化生活服务。

  电子商务让陇南的农特产品名扬天下,并带动种植业、加工业和包装、仓储、物流等相关产业及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真正把当地的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促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科学推进精准扶贫。

  “电子商务的发展,激发了农民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吸引了一大批青年返乡创业。大学生村官、大中专毕业生成为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生力军。”宕昌县理川镇党委书记杨文辉说。目前全市电子商务带动就业1.7万多人。

  “陇南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陇南农产品(核桃)交易中心”等一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各县区正在规划建设物流中心,配套发展仓储、物流等服务业。

  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同时,陇南还在一些乡村试点,拓宽服务领域,创建乡村两级电子“党务、村务、商务、农务”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大力开展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平台建设,在促进政务公开的同时,向外推介陇南风土人情、旅游风光、民俗特产等,助推电子商务发展。

  如今在陇南,电子商务带来的是贫困群众“互联网思维”的树立、自我发展理念的转变。贫困乡村农户、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等积极变身网商,正在利用电子商务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互联网像衣领带富乡村,网上推广陇南,1.7亿访问量更是带富穷乡僻壤。”孙雪涛说。

  在整个中国互联网崛起的大背景下,陇南没有被抛下,今天的陇南,在发展电子商务上迎头而上,顺势而为,后发赶超的跨越目标将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