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陪审员“既审又议” 告别“陪衬员”时代

13.05.2016  18:23

  中新网兰州5月13日电 (崔琳 王香蕊)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把陪审员工作作为弘扬司法民主,保障人民对司法工作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方式,在其选任、随机抽取、参审等多方面做出探索,试点改革陪审员履职制度。据统计,2008年以来,甘肃省法院系统陪审员共参与审理案件12.3万余件,2016年一季度参审率达75.69%。

   从“叫不来、不愿来”到“主动来、自愿来

  “不是所有的人民陪审员都对陪审工作充满热情”,为改变陪审员“叫不来、不愿来”的状况,甘肃高院多种渠道推广陪审员先进事迹,推动普通公民转变传统观念,明白履行陪审职责既是应有权利,也是法定义务,提升陪审员潜在候选人的履职积极性。同时,要求各市州在辖区选择一个基层法院,参照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部署动员会精神进行试点,扩大人民陪审员宣传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此外,甘肃高院还探索实施以“业绩定去留”的选任方式,建立人民陪审员人选后备库,与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沟通,对辖区居民情况、年龄结构、知识专业结构、人员身份进行摸底调研,分门别类统计,对人民陪审员数量与案件量进行模拟测算,以此提高陪审员与案件数量适配度;对于不能正常履行职责的人民陪审员,或出现应当免除职务情形的,实现退出机制常态化;对于到期不能再次成为人民陪审员中有经验、有热心的同志,及时吸收到人民调解员队伍中,继续发挥他们的作用。

   从业余的“陪衬员”到“精通型”陪审员

  “我先后陪审十年,陪审案件百余件;配合法庭求实效,经得起历史检验。”甘肃省礼县人民法院陪审员虎炳斑这样总结自己的陪审生涯。

  “一天不看报,就是睡大觉;三天不看报,啥也不知道。”在全省人民陪审员队伍中,像虎炳斑一样渴望知识,渴望成为一名称职陪审员的人并不在少数。人民陪审员要提高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除了自身主动好学,还要依仗专业的集中培训。

  对此,甘肃高院决定,2016年分批次轮训全省4045名人民陪审员。在改进培训内容方面,主动适应陪审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的新要求,把法律基础知识、证据规则、审判纪律、司法礼仪等作为培训重点;改进培训方式,综合运用庭审观摩、案例教学、经验交流、专题研讨等方式,强化人民陪审员的程序意识、证据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提升人民陪审员参与法庭调查、开展调解工作、认定事实证据等能力;采取集中面授培训与同步网络视频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达到点面结合、全员覆盖的效果。

  从“审而不议”到“既审又议

  “人民陪审员基于自身的代表性、专业性、同情心和同理心,阐述各自的观点、意见,这样能够发挥他们在协调法、理、情关系、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的独特作用。”甘肃高院法官管理处处长田飙鹏说。

  甘肃高院透露,接下来该院将进一步明确参审范围,引导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涉及群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民众广泛关注或者其它社会影响较大的第一审刑事、民事、行政案件,改变过去法院对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不放心、不愿意人民陪审员参审的状况,切实解决重数量、轻质量,重参审率、轻工作效率的问题。

  甘肃高院还将完善参审机制,健全人民陪审员提前阅卷机制,完善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评议程序,逐步引导人民陪审员发挥好对事实认定的作用,真正做到“既陪又审、既审又议”,保障人民陪审员参审效果;健全考核机制,建立业绩档案,将人民陪审员履行职责、考核奖惩等情况记录在案,作为表彰奖励和是否继续提请任命的重要依据。每年对人民陪审员培训、参审、工作态度和案件质量进行综合评定,年终将考核结果向各级人大常委会汇报,并向人民陪审员所在单位和本人通报。(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
甘肃公安机关严打经济犯罪 挽回经济损失33.6亿元
  中新网兰州5月14日电 (记者 徐雪)“2021年以来,全省共受理经济犯罪案件4440起,立案3121起,破案2264起,移送起诉3486人,挽回经济损失33.甘肃新闻
甘肃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行动 守护民众救命钱
   甘肃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行动 守护民众看甘肃新闻
甘肃高院探索构建传统文化知识保护体系 涉敦煌文化等
  中新网兰州4月21日电 (记者 徐雪)“今年,甘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