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行·看甘肃】酒钢:不适合企业发展产业回归社会
酒钢疾行转型路
经济日报记者顾阳李琛奇
在酒钢集团不锈钢厂车间,工人正在包装不锈钢钢板。经济日报记者 顾阳 摄
到嘉峪关市采访,“钢铁”的印迹随处可见。这座因“关”得名的旅游名城,也是一座“戈壁钢城”——西北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酒钢集团就建在这里。
56年前,数万建设大军来到这里,以顽强的意志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树起了新中国钢铁工业的一座丰碑。殊不知,在建造北京“鸟巢”的11万吨钢材中,有7万吨就是由这个戈壁滩上的钢铁巨人提供的。
酒钢集团董事长冯杰告诉《经济日报》记者,1970年9月30日,酒钢炼出第一炉铁水。但很长一段时间内,酒钢都处于“有铁无钢”的状态,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85年,酒钢才炼出了自己的第一炉钢。正是改革开放,让酒钢迎来了大发展。
2013年,酒钢销售收入1223亿元,同比增长了3.6%。“在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3.6%的增长确实来之不易,但如果考虑到CPI等因素,我们也就打了个平手。”冯杰坦言,2011年酒钢新领导班子组成之初,就面临着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经营形势日趋严峻的局面,供求关系的失衡,至今让甘肃仍是全国钢材价格最低的地区之一。
酒钢怎么办?在酒钢集团总经理魏志斌看来,产能过剩是不争的事实,必须抢抓改革机遇,赢得转型升级的主动权。酒钢领导班子的共识是,化解大体量单一产业带来的结构性风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酒钢转型发展的惟一出路。
“转型,首先要转思维,要把过去生产导向的‘工厂式思维’,彻底转变为市场导向的‘企业式思维’。”冯杰认为,目前酒钢的非钢业务已占据一半,客观上看,酒钢只有“产业”没有“辅业”,而产业的发展必须靠“专业化”,专业化的运行必须靠“市场化”,一些不适合企业发展的产业应回归“社会化”。
明确了思路,酒钢开始了大刀阔斧的转型探索——一方面围绕钢铁产业链“上展下延”,做强做优钢铁产业;一方面依托当地丰富的风电、太阳能资源,发展“风电铝一体化”项目,通过对热电、余热、煤气的回收综合利用,实现工业和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构筑起“依托钢、稳住钢、提升钢、延伸钢、不唯钢”的产业新布局。
今天的酒钢,不仅有“钢”还有“酒”,旗下的紫轩葡萄酒远近闻名;不仅有“黑色”还有“有色”,在稳定碳钢、不锈钢市场的同时,铝加工、铁合金等将成为酒钢新的产业支柱。目前,酒钢已构建起互为支撑、优势互补的多元产业格局,综合发展的实力不断增强。
在冯杰看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为酒钢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将推动区域内钢铁、有色金属、能源等资源依托型产业,走出一条低碳高效的耦合发展之路。
令人欣慰的是,酒钢人正用自己的实践,让上述设想一步步成为现实。1000万吨煤炭分质利用项目已于5月底启动建设,业界瞩目的东兴铝业载能特色铝合金节能技术改造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这些代表着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块头”项目,将成为酒钢乃至甘肃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建设、打造河西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这些项目不仅满足了国内及丝绸之路沿线市场的需要,也使区域内的矿产、风电等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实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互惠共享。”冯杰说。
对于酒钢的未来,冯杰和他的团队充满信心:酒钢要转型,但绝不能停下步子去转型,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步子快些、再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