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遏制生态破坏 涉环境资源案件结案率近九成
甘肃发挥审判职能遏制生态破坏涉环境资源案件结案率近九成
图为空中俯瞰敦煌沙漠中的“大海”哈拉诺尔湖蔚为壮观。(资料图) 杨艳敏 摄中新网兰州6月5日电 (记者 崔琳)“6·5”环境日当天,甘肃矿区人民法院召开环境资源审判新闻发布会通报称,自去年11月,兰州环境资源法庭在该院挂牌成立,成为全国继南京环境资源法庭后第二家跨行政区域受理环境案件的专门法庭后,当地共受理各类涉环境资源案件308件(包含公益诉讼案件),审结275件,结案率为89.3%,同比上升5.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甘肃矿区法院行政庭副庭长、兰州环境资源法庭负责人马兆民介绍说,一年来,该院及甘肃各地县级中心城市法院两级法院,用法律手段促进甘肃生态保护和治理工作,从严从快惩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旨在维护甘肃自然资源安全、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针对甘肃生物资源丰富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实际,严厉打击涉废旧蓄电池拆解、氰化物萃取法淘金等方面造成土壤严重污染的犯罪行为,依法惩处涉非法采矿、非法占用农地、滥伐、盗伐防风固沙林等破坏自然资源的犯罪行为,依法打击非法猎捕、杀害岩羊、梅花鹿、野牦牛等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案件,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安全,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其中,审理环境资源刑事案件215件,结案率为88.4%,同比分别增长15.6%和8.3%。
审判过程中,两级法院将加强专门审判机构建设、坚定生态修复核心目标、探索案件线索移送机制、提升公众参与力度等代环境司法理念贯穿全程,推进环境资源案件审判专业化,在培育优质精品案件上下功夫,确保案件的裁判结果经得起时间检验。多件案件入选全省法院环境资源十大典型案例、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和2019年度全省法院十大案件。
2020年3月底,甘肃全面启动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现场排查工作。此次排查涉及兰州、白银、天水、武威、平凉、庆阳、定西、临夏、甘南9个市(州)58个县区,参与排查的700余名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航拍、遥感解译、现场人工排查等多种方式进行。( 资料图)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供图 摄马兆民透露,下一步,两级法院将更加注重正确处理黄河流域(甘肃段)发展需求与保障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客观需要之间的关系,完善环境司法治理体系,打造环境资源审判甘肃品牌,提升民众环境满意度和获得感。
在提升环境资源审判业务能力方面,将横向细化各级法院内部协同审判机制,构建由环境资源审判机构与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和立案、执行等业务部门既分工负责又紧密配合的协同审判机制,落实环境资源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三合一”归口审理模式,持续推进环境资源案件审判专业化。
同时,推行替代性修复、创新异地修复等修复方式,通过第三方监督、执行回访等方式督促污染企业加大生态环境修复力度,保障生态环境修复工作质效。
此外,还将深入研究环境民事、行政公益诉讼裁判规则。针对环境资源类案件专业性较强的特点,在法律框架内探索、创新审判工作方式方法,研究公益诉讼特有的诉讼规则,重点解决受理条件、证据制度、责任方式、诉讼费用承担等问题,强化依职权调取证据、委托鉴定的职能,逐步完善公益诉讼案件裁判规则。
马兆民说,他们将在环境公益诉讼、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建立司法机关与环境保护行政机关之间的协作联动机制,通过信息共享、证据转换、损害结果鉴定评估等方面有序衔接,多措并举促进司法、行政机关形成环境资源保护合力,有效解决当前相互割裂、各自为战的困局。(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刘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