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精准扶贫 成效彰显
中国兰州网6月18日消息 从40万名干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到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年均减贫140万人,再到最新出台“1+17”精准扶贫工作方案,甘肃省大力推动扶贫政策向特困片带聚集、扶贫资金向贫困户聚焦、帮扶力量向贫困对象聚合,确保做到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个精准”,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扶贫开发路子。
改革创新挖掘扶贫新潜力
37岁的鲁红波自2009年就想养鸡致富,却因资金缺乏,只能小打小闹。2013年底,有人指点可用林权证担保贷款,将信将疑的鲁红波找到银行一试,还真的贷来20万元。如今,在家乡平凉市泾川县算李村,鲁红波养着近万只散养鸡。
在甘肃,随着最新公布的“1+17”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实施,一直困扰群众脱贫致富贷款难、担保难、抵押难瓶颈将进一步缓解。近3年来,借助双联、“1236”扶贫攻坚行动等平台,惠农贷、牛羊蔬菜贷、林权抵押贷等数十项金融扶贫改革创新密集出台,免费为群众提供担保增信,唤醒群众“沉睡”的财产。“1+17”方案新实施400亿元精准扶贫贷款,专门面向全省417万贫困人口小额放贷;同时,还瞄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瓶颈、富民产业发展比较滞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多个短板,推出一揽子改革创新。
互联网正在为传统的产业扶贫插上时代的翅膀。山大沟深的陇南市2013年以来走上电商扶贫“高速路”,仅去年就销售特色农产品10多亿元。未来3年,甘肃将借“互联网+”东风,让七成以上的贫困乡实现用电商销售土特产。
大数据理念也被引入甘肃扶贫,成为“1+17”方案的骨架。甘肃省扶贫办在对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动态管理的基础上,正抓紧建立大数据库,以期精准落实免费学前和职业教育、医保提标、精准扶贫贷款等一揽子特殊扶持政策。
以资源整合攻坚新合力
“马老汉问武晓岗,人均七分地,如何奔小康?武晓岗回答很响亮,龙头舞起来,融入大市场,七分地也能奔小康。”这是临夏州和政县三谷村群众编的段子。武晓岗是甘肃省农发办评审处处长,3年前到三谷村双联,由于农业生产与市场脱节,群众一直是穷了还种,种了还穷。如今,三谷村的百姓转变观念,在地里栽植树莓,种起中药材,人均纯收入比2012年翻了一番。
在甘肃,像武晓岗这样的双联干部有40.8万名,他们与67.1万名群众“结亲”,还有1.5万个单位与1.56万个村结对。自2012年起,他们深入扶贫一线,为精准脱贫号脉。2013年,甘肃启动“1236”扶贫攻坚行动,围绕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根本目标,力求在“改善基础设施、培育富民产业、实施异地搬迁、加强金融支撑、保障公共服务、提升能力素质”6件大事上取得突破。
呼应双联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刚刚出台的“1+17”精准扶贫工作方案,预计将在6年内将整合1563亿元财政资金精准注入扶贫解困,有望带动银行贷款、群众自筹和其他社会资金4800亿元以上。
据了解,未来几年,甘肃省将拿出省本级财政收入的近四分之一用于扶贫配套。通过最大限度挖掘、整合和用好各类资源与力量扶贫攻坚。
以“人”为本激发脱贫新活力
阔别校园30多年后,40多岁的牛维憬来到家乡庆阳市环县的一所职校,参加被称为“草根MBA”的创业技能培训班。他不仅学到了特色羊羔肉等厨艺,还接受了一次“我要当老板”的头脑风暴。他结业后如果开小餐厅,将获得县里的贴息担保贷款等扶持。
近3年来,甘肃省不断加大新型农民、新型农民工的培训。在“1+17”方案中,甘肃制定一系列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培训方案,力争让每一个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掌握1门致富技能。
干部是贫困地区脱贫的关键少数。按照“1+17”精准扶贫方案,减贫摘帽、群众增收显著的贫困县乡领导干部将获提拔重用,扶贫不力者将被降职或改任非领导职务。干部逢提必下,先到扶贫一线建功立业。在“帽子观”转变的同时,甘肃贫困地区比减贫成效、群众增收和精准扶贫的氛围日益浓厚。
随着改革逐渐深入、瓶颈逐渐破解、思想观念转变,甘肃减贫增收成效显著,进入历史上最快的时期。据统计,全省近3年年均减贫140万人,贫困面从2012年底的33.2%下降到2014年底的19.8%。甘肃省扶贫办表示,未来几年,甘肃将通过“两步走”,争取到2017年减贫300万人以上,到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所有贫困县实现脱贫,基本完成农村小康主要监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