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多项计划为患病儿童提供政策扶持
甘肃省贫困听障儿童救治项目将继续实施
【本报讯】11月6日,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印发《甘肃省贫困听障儿童救治项目工作规划(2017-2021年)》,明确我省将继续实施甘肃省贫困听障儿童救治项目,每年为100名听障儿童实施救治,免费植入人工耳蜗。此外,还将建立50个市县级标准化听力医学诊断中心和听力康复中心,利用项目经费和医院配套资金配备相关诊疗设备。
甘肃省贫困听障儿童救治项目自2011年实施以来,为800多名贫困听障儿童实施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并进行了术后康复,使听障儿童回归有声世界。
2017至2021年,我省每年为100名听障儿童实施救治,免费植入人工耳蜗;建立50个市县级标准化听力医学诊断中心和听力康复中心,利用项目经费和医院配套资金配备相关诊疗设备;加强市县级听力医学诊断中心和听力康复中心主要学科(耳鼻咽喉科、听力学、听力康复)及相关学科(放射科、麻醉科、儿科、儿保科)的人才培养,每年为每个听力医学诊断中心和听力康复中心免费培养7人(放射、麻醉、儿科、儿保科、听力师、耳鼻咽喉科、听力康复师各1人);在耳鼻咽喉科领域建立专科联盟,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90%在县域内诊治,实现听障患者筛查、确诊及术后言语康复在县级实施,人工耳蜗植入在省级定点医院完成;提升耳鼻咽喉科及相关学科(放射、麻醉、儿科、儿保科)重大疾病救治能力;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我省耳鼻咽喉科临床研究发展。
2017至2021年,我省将建立市县级听力
医学诊断中心和听力康复中心,分批次每年建立若干个标准化市县级听力医学诊断中心和听力康复中心,共建成50个。
今后,甘肃省听力障碍诊疗中心利用已建成的颞骨解剖实验室举办颞骨解剖培训班,采取理论授课与结合临床进修相结合的形式,每年培训50人,5年完成2轮针对市县级听力诊断中心耳鼻喉科医疗人员的培训。中心每年举办针对市县级听力医学诊断中心和听力康复中心相关学科人员培训班,每年每个机构免费培养7人(放射、麻醉、儿科、儿保科、听力师、耳鼻咽喉科医师、康复师各1人),每次培训不少于1个月,提升市县级听力诊断中心和听力康复中心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服务能力。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晓芳
出生缺陷患儿提供治疗救助最高标准为10000元
【本报讯】记者11月6日获悉,为保证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的出生缺陷救助试点项目甘肃省顺利实施,日前,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制定印发了《甘肃省出生缺陷救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对甘肃省符合救助条件的出生缺陷患儿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救助,开展针对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以及针对群众的宣传动员和健康教育。
《方案》明确救助对象须同时满足3个条件:1.0至14周岁(含14周岁)临床诊断的遗传代谢病患儿;2.家庭经济困难(需有村委会/居委会提供的家庭贫困证明);3.诊疗费用的自费部分大于3000元。通过国家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包括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城乡医疗救助等制度)报销比例达到90%的病种不列入救助范围。
在救助标准方面,对患儿在2015年1月1日(含)以后产生的诊疗费用进行救助,依据自费情况救助标准(人民币金额)为:1.自费部分大于3000元(不含3000元),小于等于5000元的,救助标准为3000元;2.自费部分大于5000元(不含5000元),小于等于7000元的,救助标准为5000元;3.自费部分大于7000元(不含7000元),小于等于10000元的,救助标准为7000元;4.自费部分大于10000元的(不含10000元),救助标准为10000元。
《方案》还明确了《出生缺陷救助项目救助病种》。具体为:新生儿48项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检测出的病种(氨基酸、有机酸和脂肪酸三大类疾病),其中有机酸血症类遗传代谢病16种、脂肪酸氧化缺陷类遗传代谢病13种和氨基酸代谢障碍类遗传代谢病19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其他遗传代谢病病种(17种)。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