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加快促进中小微型企业发展五年工作综述

01.08.2014  13:25

  原标题:集聚转型升级正能量 激活跨越发展新动力——我省加快促进中小微型企业发展五年工作综述

  不断改善和优化小微企业的发展环境

  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体系建设为骨干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全面展开。

  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和“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记者 卢吉平 伏润之

  今年是《甘肃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颁布实施五周年。《条例》的颁布实施,为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极大地促进了中小微型企业的健康发展。

  五年来,省委、省政府不断推出扶持中小微型企业的政策举措,有效地改善和优化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环境。省工信委等部门积极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和“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全面展开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体系建设为骨干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加快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了一大批中小微型企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为全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我省中小微型企业正在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活力之源,在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优化产业结构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有工业中小微企业59240户(含个体工业企业),从业人员75.18万人,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933.0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中小微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86.56亿元,实现利润92.59亿元,上缴税金64.90亿元。

  制定完善政策举措,不断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

  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我省中小微型企业总量少规模小,产业结构层次低,发展质量偏低,真正具备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很少。从总体上看,对中小微型企业发展思想认识不够高,发展环境不够优,扶持力度不够大,这些困难和问题成为阻碍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近年来,围绕中小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甘肃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同时,不断制定完善规划和政策措施,先后出台了《甘肃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甘肃省中小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甘肃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修订了《甘肃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和《甘肃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考核细则》等政策法规。

  政策好不好,关键在落实。五年来,围绕省上和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省工信委加大落实力度,每年组织进行专题调研,及时发现掌握中小企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倾向,避免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弹簧门”“玻璃门”“旋转门”现象。同时,编印《中小企业政策法规汇编》印发全省;收集整理了2009年至2013年,国家、省、市(州)促进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意见和办法等120余条,并对中小微型企业最关心的200个具体政策、问题做了详细解答,分发各市州、县区以及企业。

  “给点政策就灿烂,给个鸡窝就下蛋。”一条条含金量很高的好政策不断深入实施,为中小微型企业做大做强创造广阔的成长空间。

  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助力中小微型企业健康发展

  中小微型企业如何实现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关键是破解制约我省中小微型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用工难、融资难、转型难等障碍因素。

  2012年,省工信委开展了“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确定了以政策咨询、投资融资、创业创新、转型升级、管理提升、舆论宣传6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20项具体活动。当年9月25日,省工信委在平凉市成功举办了中小企业政策大讲堂全国巡讲(甘肃行)活动,各市州工信委、86个县区工信局、7个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4个市州网络窗口平台承建单位、800余户企业等,共计约1200人参加了大讲堂活动。

  2013年,省工信委组织实施了“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推动创新型、创业型和劳动密集型等“三型”小微企业发展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今年,省工信委在全省开展以“全面提升小微企业自身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为主题,以“强化政策落实,优化服务环境”为重点的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目前专项行动正有序开展。

  同时,我省全面展开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体系建设为骨干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2007年7月,我省出台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省中小企业局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开始探索建设全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2008年首批认定了31家省级中小平台;2011年,省工信委制定了《甘肃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和《甘肃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考核细则》,对2008年以来认定的示范平台进行了考核淘汰,累计认定省级公共服务平台34家,内容和功能涵盖创业孵化、技术推广与专利支持、信息化应用等多方面。2012年,省工信委会同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国税局、地税局等6部门制定了《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甘工信发〔2012〕150号);2013年修订了《甘肃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甘工信发〔2013〕414号)、《甘肃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考核细则》(甘工信发〔2013〕415号)。

  截至目前,省工信委累计认定甘肃省轻工研究院等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90家,推荐认定甘肃省建材科研设计院等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0个,建立了服务机构统计监测库,目前入库市州级服务机构236户,市州服务机构662家。同时,建立了甘肃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专家库。按照“政府支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建设思路,重点建设“以1个省级服务平台为枢纽,14个市州和7个产业窗口服务平台为节点,重点县(区、市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平台为触角,100个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为支撑的甘肃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公共服务网络,为中小微型企业创新发展、开拓市场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按照工信部《“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国家批复了我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方案。以此为契机,我省全面启动了全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体系建设,全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工作已全面开工建设,目前已有8个市州“窗口”平台建成投入运营。

  加大实施创业创新扶持力度,推进中小微型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省委、省政府把大力扶持中小微型企业发展作为发展实体经济、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出台并实施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等“扶微助小”重大举措。

  今年,我省加快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推动规模以下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省工信委印发了《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对2014年规模以下小微企业达到规模以上企业有关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的通知》,对各市州主营业务收入在500-2000万元之间的规模以下工业小微企业,到2014年底主营业务收入能够达到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小微型企业分三类进行了摸底调查。预计全省2014年拟“小升规”企业333户,新增增加值32.22亿元,新增就业人数14479人,新增利润19.80亿元。根据调查摸底结果,省工信委、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14年规模以下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有关工作的通知》,对拟实现“小升规”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和适当奖励。

  同时,我省加快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制定下发《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甘肃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和《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做好2014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工作的通知》,引导和推动全省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有色冶金、现代煤化工等行业以及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提升的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首批已认定46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精神,我省启动了中小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2010年8月,兰州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实施城市。

  在政策支持下,中小微型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2013年底,国家认定我省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63家,省级行业技术中心22个,技术创新产业联盟8个,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2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达26%,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如今,甘肃大河食品公司、张掖鸿泰种业公司等一批中小微型企业,瞄准战略专一化、研发精深化、产品特色化、业态新型化方向发展,逐步褪去“低小散弱”的标签,走上了一条“专精特新”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甘肃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颁布实施五年来,我省持续加大对中小微型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环境。中小微型企业成为我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生力军,地方经济的主载体,扩大就业的主渠道,财政增收、百姓致富的重要源泉。

白银市靖远县获“全国文冠果之乡”称号
   中新网甘肃新闻电  据甘肃林业网披露,商务之窗
兰州新区旅游接待量创新高
     2019年“十一”国庆黄金周期间,兰州新区旅游市场火爆,接待量再创新高,接待游客突破15.商务之窗
靖远举办第三届“小口大枣”采摘旅游节
      绿树爽朗映硕果,惠风和畅迎嘉宾。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