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今年前四月外贸运行形势透析
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 今年以来,甘肃省抢抓国家加大向西开放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大外贸扶持力度,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使甘肃省外贸在国外市场需求不足、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复杂形势下,仍实现了总体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
据兰州海关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4月,甘肃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42.2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24%。其中出口总值29.97亿美元,同比增长79.59%;进口总值12.24亿美元,同比下降43.34%。
农产品出口增长近三成
据兰州海关统计,今年前4月,甘肃省累计出口农产品8.03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6.28%。
从甘肃省农产品出口的主要特点来看,一是私营企业居出口主导地位。今年前4月全省私营企业出口农产品5.32亿元人民币,增长20.53%,占同期甘肃省农产品出口总值的74.75%。
二是主要出口市场为泰国、印度和德国,出口市场有所扩大。1-4月,甘肃省农产品出口国由去年的76个上升至81个,其中对泰国出口居于首位,出口值为8276万元人民币,增长1.62倍。
三是主要出口水果与蔬菜种子,大部分农产品量价齐增。前4月,甘肃省出口前十位的农产品中,除蔬菜种子、番茄罐头、腌渍绵羊肠衣以及干芸豆外,其他农产品均呈现量价齐增态势。
据兰州海关有关专家分析,虽然甘肃省农产品出口形势看好,但从近期和长远来看,影响甘肃省农产品出口的制约因素不可忽视。今年以来,传统出口市场需求不振、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等,给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造成一定的压力。同时,甘肃省大多农产品处于低端市场,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再加上农村种植户比较分散,专业化程度不高,流通渠道多等,推动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所有这些都影响和制约着甘肃省农产品出口进一步增长。
为此,有关专家建议,要重视研究出口目标国农产品准入条件,按标准组织生产;促进适宜甘肃生产的、外部市场需求较大的农业新品种加大生产,增加新的出口种类和品种;积极培养服务出口的各类人才,增强甘肃省农业对外开放的基础等,不断提升甘肃省农产品出口水平。
铜矿砂进口量下降幅度较大
与农产品进口大幅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前4月,甘肃省主要的传统进口产品铜矿砂及其精矿(以下简称铜矿砂)进口量明显下降,进口只有24.99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54.47%。
从铜矿砂进口主要特点来看,首先是进口量持续萎缩。其次是货源地数量有所下降。今年前4月,甘肃省铜矿砂主要自11个国家和地区进口,货源地国家数量较上年减少了7个。值得注意的是,1-4月甘肃省自哈萨克斯坦进口铜矿砂10.64亿元人民币,增长88.24%,占全省进口总值的34.82%;而自智利进口6.4亿元人民币,下降49.47%。
据分析,甘肃省铜矿砂进口下降,其原因主要是去年下半年至今,全球铜库存转移趋势显著,国内上海保税区铜库存攀升至高位。同时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实体经济并不支撑大规模的铜进口。
同时,国际市场期铜价格持续走低、部分企业库存积压严重、铜冶炼带来环境问题加剧等,都是造成甘肃省铜矿砂进口下降不可忽视的原因。对此业内人士建议,甘肃省应引导铜生产企业良性发展,对新项目进行严格审批,提高准入门槛,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落后生产企业,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同时,积极在海外寻求建立铜资源储备基地,提供稳定、可靠的矿源。
最大贸易伙伴转向丝路沿线国家
今年1-4月,甘肃省外贸进出口涉及179个国家和地区,对56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值超过1000万美元。从进出口洲际分布来看,亚洲和非洲累计进出口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63.04%。
4月,甘肃省进出口涉及144个国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8个。其中,最大贸易伙伴转向横跨亚欧两洲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当月进出口总值6215.2万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16%。
“进入4月,横跨亚欧两洲的哈萨克斯坦成为甘肃省最大贸易对象,充分说明甘肃省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建设初见成效。”省商务厅有关人士分析,去年以来,甘肃省加大向西开放步伐,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的中西亚和中东欧国家合作,积极向西开拓市场,人员往来和经济合作都取得积极进展,直接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大幅增长。(记者严存义 通讯员陈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