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深山林区的"转山"医者:跋山涉水除"穷因"
中新网甘肃清水5月29日电 (记者 冯志军)为了在深山林区寻找到一两位行动不便的患者,37岁的邹晓峰带着他的医疗队徒步十几公里山路,每天穿梭在峭峰陡壁之间的羊肠小路上四处寻觅,通过把脉诊疗并建立“健康档案”,为农户扫除脱贫路上“因病致贫或返贫”的“绊脚石”。
5月以来,地处深山林区的甘肃天水市山门镇雨水渐密,漫山遍野的树木花草争芳斗艳,满目尽呈“世外桃源”的醉人美景。面积相当于近7个澳门大小的山门镇人口居住极为分散,分布于深山林区的万余人口中,逾四成为贫困人口,因病返贫或致贫,是不少农户脱贫致富的“拦路虎”。
为了查明病因并有的放矢地指导农户尽早治疗,山门镇卫生院院长邹晓峰每年历时一个月时间,在相对的农闲之时遍访当地每个贫困户,为他们体检诊疗。行动方便的村民,集中在各个村委会集中进行,对于行动不方便的村民,便要和医疗队背着医疗器械和仪器上门服务。
“深山林区里的农户居住极其分散,迷路是常有的事儿。”邹晓峰告诉中新网记者,尽管现在绝大多数行政村都修了车能驶入的水泥路,这比以前方便很多,但还是有个别尚未易地搬迁的农户家里尚是狭窄的土路,只能靠走,走得多了,医护人员退肿、眼睛迷糊是“家常便饭”。
“前几天,为了寻找3个患病的贫困村民,我们徒步了20公里山路,结果还有一个不在家,后面还得跑一趟。”邹晓峰说,入汛的林区里雨水很多,有时候救护车会陷入到烂泥中被困,为了不耽误既定的诊疗计划,所有医护人员只能分头徒步前行,车辆原地等待救援。
经过连续“地毯式”的排查,当地林区一些胆结石、泌尿结石和常见的妇科疾病被检查出来,这让邹晓峰觉得跋山涉水的所有付出十分值得。他说,有些多发易发的小病一定要及时治疗,有农村合作医疗“兜底”,花不了多少钱,一旦这些小病拖成大病,很可能是倾家荡产、甚至人财两空的灾难。
图为山门镇深山林区的贫困村民在自家炕头上,接受医护人员体检诊疗。 冯志军 摄
每天早上六七点起床开始“转山”寻诊,遇上迷路到夜里十一二点才能回到卫生院,疲惫不堪的年轻医护者时常显得很“贪睡”,作为“领头羊”的邹晓峰每天还要兼顾“叫早服务”。“给每个人要打好几个电话,几乎是连哄带骗、软硬兼施,就像个叫孩子起床的家长……”他笑道。
13年的乡镇卫生院工作,让邹晓峰对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变化如数家珍。“眼下卫生院的医疗条件和水平,对于山区一些常见疾病依然束手无策,但相比以前已是天壤之别。”他回忆道,刚参加工作来到这里时,由三五间漏水的破瓦房组成的卫生院几乎让他“绝望”,但现在已是崭新的楼房了。
“儿科医生要看妇科等多种疾病,医护人员缺乏导致每个医生要身兼数职”,在邹晓峰看来,眼下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尽管条件和医疗水平有限,但近些年甚至医治好了大城市的医院“判了死刑”的脑梗患者,以平常心态“逆来顺受”各种山区疾病,相信基层的医疗条件和水平会得到发展和逐渐完善。(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史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