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水肥一体化推广迎来春天

01.09.2015  16:15

  原标题:水肥一体化推广迎来春天

  我省水资源严重缺乏,发展节水农业特别是水肥一体化技术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选择。目前,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虽然面临资金不足、水溶性肥料价格较高、土地条块分割等困难,但是这一技术被农业部列为“一号技术”,出台指导意见。我省也召开现场会,制定项目实施方案,促进这一技术有效推进。

  节水农业的升级版

  夏末秋初的河西田畴沃野里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敦煌市种植大户马斌今年种植棉花1500亩,还有玉米、向日葵、哈密瓜500亩,全部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他说,使用这项技术省工、省肥、增效,是节水农业的升级版。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先将肥料兑水溶解,在灌溉的时候通过滴灌将肥料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满足作物水肥需求”。省农业节水与土肥管理总站站长崔增团介绍说,水肥一体化实现了渠道输水向管道输水转变、浇地向浇庄稼转变、土壤施肥向作物施肥转变,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技术。

  在河西,一些农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借助土地规模优势,积极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奥瑞金玉米制种公司在临泽县整村土地流转近1.6万亩,全部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种植。

  奥瑞金临泽示范园区主任赵军舰介绍说,采用水肥一体化施肥,一个人可操作150亩地,10个小时浇完,而以前得一个礼拜到10天,与传统方法相比这一技术节肥率达50%。

  马斌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河西种植棉花等经济作物,一年要施四次化肥,靠人工在地里撒,每亩地每次的人工成本在6元,河西风大,撒不均匀,浪费也很严重,还需要喷洒农药,每亩地需要人工成本10元。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后,肥料和农药都是通过滴灌输送到地里,每亩地能节约人工成本四五十元,还能节约肥料40%。

  从2008年到2014年,我省在棉花、酿造型葡萄、加工型番茄等作物上开展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示范研究,取得显著的节水、增产效益。

  最典型的是棉花上亩节水200多立方米,增产31公斤,增产9%,单方水生产棉花1.56公斤,单方水的效益达14元;各种作物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与传统灌溉相比,节水率最高达到70%,同时节肥率达40%、节药率达30%以上。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好技术推广困难不少

  “水肥一体化技术好,但是前期投入比较大”。马斌说,一亩地的滴灌主管和毛管等设施投入在1000多元,2000亩地就需要200万元的投入。马斌的这些地是在国家生态保护和节水农业项目的扶持下才搞起来的。

  崔增团介绍说,目前,我省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资金不足。由于我省项目区属贫困地区,农户自身投资能力有限,虽然先后得到农业部、全国农技中心及省财政、农业综合开发、水利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但项目所需推广经费数额较大,因经费投入不足,推广面积还不大。

  业内人士指出,水肥一体化需要灌溉设备、水溶肥料与水肥一体化技术有机结合,但目前在技术研发方面支持力度不够,技术模式集成、水溶肥料配套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目前,马斌最头痛的是我省还没有与水肥一体化相配套的水溶肥料生产企业,市场上销售的水溶肥料品种单一,大量的水溶肥料需要向新疆等外省区购买,成本偏高。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包产到户”后,无形中将大块田分隔为小块田,不利于机械作业,也不利于水肥一体技术大面积整体推进。另一方面,一家一户种植作物不统一,给大面积推广膜下滴灌带来困难。

  近几年虽然我省也研制了一些与膜下滴灌技术相配套的机械设备,但总体上看,有的机具还不够稳定,急需农机部门研制开发、改进完善,以降低作业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崔增团介绍说,我省现有滴灌和膜下滴灌面积200多万亩,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不到十分之一,所以要加大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投入和推广力度。

  政府推动水肥一体化前行

  我省水资源严重缺乏,发展节水农业特别是水肥一体化技术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选择。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省就陆续从以色列、欧洲等国引进滴灌技术,并零星在连片的农场试验推广,但推广速度缓慢。

  为促进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从2004年开始,农业部先后启动了我省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随后,我省启动“河西及沿黄主要灌区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项目”,极大地推动了我省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步伐。

  省政府先后在敦煌、张掖召开了高效节水农业现场会,明确强调了加快以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为重点的高效农田节水技术的重要性,五年时间,省财政、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共安排农田高效节水项目资金3.65亿元,重点实施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垄膜沟灌等核心示范区建设和技术面上推广。

  走进武威羊下坝五沟日光温室标准化示范园区,成片整齐漂亮的温棚环绕四周,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每个温室一侧设计有精巧的红顶小房子。

  五沟村日光温室生产示范点涉及8个村民小组,共186座。有4座日光温室采用了“水肥一体化物联网智能日光温室”农业信息化系统的应用。

  在示范园区系统控制室里,技术员陈国庆手指一点鼠标,整个大棚内的蔬菜生长情况和土壤湿度等指标都能动态显现在大屏幕上,实现了智能化控制,农民坐在家里通过网络就可种菜。

  为了推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省农业节水与土肥管理总站探索出了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节水节肥技术、现代农业物联网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等三项现代农业节水技术,以提高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标准化、信息化水平。

  目前,在张掖甘州区沙井镇、金川区神农示范园区、条山农场、敦煌市莫高镇现代高效农业节水示范园区、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地,农业物联网现代高效节水技术、小麦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技术等高新现代节水技术,促进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标准化、信息化技术管理水平。

  崔增团介绍说,今后要加快水肥一体化应用技术研发,建立适合区域实际的农田灌溉制度和施肥技术体系,另一方面要研制适合我省实际的水溶性肥料配方,加强与生产厂家的联系,为农户提供质优价廉的水溶性肥料,根据不同作物的生产特点,研发相适应的农业机械,为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提高水肥一体化的实施效率。(记者 庄俊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