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都“山地小轻轨”助橄榄果“乘车”出山
中新网甘肃武都10月26日电 (闫姣)金秋十月,甘肃陇南市武都区漫山遍野的油橄榄鲜果挂满树枝。在外纳镇兴源油橄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橄榄园内,为山地经济园打造的山地小轻轨运输车,从山上往下沿着轨道有序运输着橄榄果。
武都地处山区,主要种植花椒、油橄榄、中药材等。因山路崎岖,道路狭窄,经济园所用肥料、农机具及采摘果实运输主要靠人背畜驮,耗时耗力,制约产业发展。“而近期引入的单轨运输机,一次可载重200公斤,适用于山地,可以省工省劳,提高效益。”武都区农业机械管理局局长张和平如是介绍说。
10月25日,武都区农民采摘油橄榄果后,用背篓背着交给当地合作社。(资料图)武都区融媒体中心供图25日,“2020·甘肃·陇南油橄榄产业高峰论坛暨产销对接洽谈会”在“中国油橄榄之乡”武都区举办。中新网记者实地走访武都时看到,武都区白龙江沿岸的油橄榄都已成熟,农民挎篮背篓在田间地头忙着采摘。
地处秦岭与岷山之间的武都区引种油橄榄始于1975年,当时引进30多个油橄榄品种,分别在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流域沿岸海拔700至1300米范围内进行试验栽培。如今,该地已成为中国境内油橄榄最佳适宜种植区之一,也是中国四大油橄榄生产基地之一。
图为航拍武都区境内油橄榄树种植基地。(资料图)武都区融媒体中心供图目前,武都已建设4条2500米,靠电力、油力运行的田园运输轨道,保障运输机在山地前进倒退、转弯行驶、随时起停,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轨道运输车可代替人工运肥、运橄榄果等作业,有诸多优点。”武都区兴源油橄榄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茹新山接受采访时说。
近年来,武都致力于打造“中国橄榄之城”,把油橄榄作为民众增收的支柱产业培育。桔柑镇是武都油橄榄的主产乡镇,这几年油橄榄种植面积翻了几番,受益农户达到5100多人。“我们村以前种玉米、小麦,经济收益不好。如今政府引导我们发展油橄榄产业,一年比一年挣得好。”该镇贺家坪村村民赵永清说。
在武都汉王镇固水子村的千亩油橄榄种植基地,一家扶贫车间里,贫困户安正林将收购来的油橄榄鲜果交到加工车间。今年是他在此工作的第二个年头,能通过一边打工一边种植油橄榄获得不少收入。
武都区采取统一收购油橄榄鲜果的模式,将种植户与龙头企业紧密结合在油橄榄产业链上,通过推进油橄榄合作社示范化建设,强化经济林综合管护措施,该区油橄榄种植基地面积从2011年的18万亩扩大到现在的49万亩,油橄榄产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武都区副区长牛军平介绍说,此次产销对接洽谈会签约油橄榄产品购销合同12个,签约资金3.75亿元,实现网上销售12000单、1380万元。(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徐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