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明长城遗址遭毁坏 官方称经费有限需全民参与

09.02.2017  11:34

  中新社兰州2月8日电 (记者 冯志军)2月8日,一条“甘肃明长城遗址遭农田啃噬,有的成农户羊圈院墙”的消息引发社会热议。景泰县官方回应称,当地长期重视并通过多种途径保护长城,但因其分布范围广,自然条件差,保护需要大量经费和人力,仅靠当地,保护经费相对有限,需要全民参与。

  有媒体8日报道指出,“一处位于甘肃景泰县城东约七八公里外的‘国宝’级文物明长城,被两侧的农田‘啃噬’得只剩下一两米高宽,有些地段甚至成为了附近农场住户围起的羊圈、堆草的院墙。

  景泰县官方称,该县境内的明长城修建于明万历27年,纵贯境内长达69公里,长城墙体为黄土夯筑,系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全面做好长城保护工作,景泰县近年出台了长城保护的相关政策,设立了对长城保护的地方性法规,积极谋划长城保护项目等途径,以积极做好长城保护工作。

  2015年底,景泰县对长城主体69.3公里及附属烽火台设立了保护界碑199个、界桩1580个;编制完成了辖区内的长城资源档案。2016年,甘肃官方公布了景泰县长城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

  景泰县官方介绍,目前景泰县已向上申报了长城文物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投资570万元人民币的一系列长城修缮工程也已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立项,争取于年内开工。

  景泰县官方表示,长城保护是项十分紧迫的工作,亟需申请国家项目资金进行抢救性加固维修。目前仅靠县财政支持,长城保护经费相对有限,文保员长期义务参与巡护工作。

  作为中国现存长城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甘肃境内已知历代长城总长3600多公里,位居中国第二。但长期以来,该省境内的长城一直面临着自然和人为等因素破坏,除洪水等自然威胁外,前些年在进行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一些穿越老百姓田间地头或靠近公路的长城段,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近年来,甘肃官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针对其境内长城长期面临的风蚀、风化、地震和洪水等自然威胁和人类频繁活动破坏,相继实施了一系列规模宏大的保护工程。(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史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