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一株冬油菜的纬度跨越
一株冬油菜的纬度跨越
——记甘肃省科技功臣奖获得者孙万仓
甘肃省科学技术(专利)奖励大会10月11日上午在兰州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尹弘,为科技功臣孙万仓颁发奖章、证书,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
办公室的角落堆满了油菜植株样本,罐头瓶水杯“隐藏”在一摞一摞的书籍资料中,记者见到孙万仓时,他刚换上白色实验服,准备去实验室指导学生。这位“甘肃科技功臣”走路带风、眼中有光,并不像已过花甲之年。
“冬油菜是宝啊。它不仅是我国、我省的重要油料作物,含油率高、产量高,且冬季能覆盖土壤、减弱土壤风蚀、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肥力,油菜花还能养蜂,引得四方游客来。”
伯乐相马,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孙万仓识冬油菜。
一株抗寒冬油菜,打破了冬油菜的生长界限,孙万仓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也把自己的“农学路”越走越宽。10月11日,甘肃省科学技术(专利)奖励大会召开,隆重表彰奖励为全省科学技术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孙万仓荣膺甘肃省科技功臣奖这项我省科技领域最高大奖。谈及个人感受,他只说了一句:“农业科学研究没有捷径,围绕解决种业‘卡脖子’技术攻坚克难才能有所作为、不负年华。”
孙万仓与油菜的缘,从上世纪90年代延续至今。
我国油菜生产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大产区。北纬35°曾是一条冬油菜难以跨越的界限,此条线以北地区,气候严寒、干旱,冬油菜难以过冬,只能种植春油菜。但春播油菜,又要面临病虫害危害、春季难保苗、产量低、土地利用率低等诸多问题。
孙万仓1982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之后数年,先后在景泰县委、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工作。其间,他一直关注农业科技相关报道,了解我省冬作物种植情况,“当时,几乎没有人关注和研究冬油菜,因为科技力量弱,帮它抵抗严寒实在难!”
一番思索后,先从春油菜入手。
以孙万仓为主的科研团队,率先利用加拿大引进的奥罗、托尔等品种,开展了甘蓝型春油菜品质育种。1988年,他们育成了国内首个高油分、低芥酸甘蓝型春油菜品种陇油1号,填补了我省及我国北方春油菜高油分优质品种的空白。
1992年,孙万仓主持育成我省第一个双低甘蓝型春油菜品种陇油2号;1998年至2005年,又先后育成陇油3号、陇油4号及三系杂交种陇油5号等甘蓝型春油菜优质品种,奠定了孙万仓在国内油菜育种行业的地位。
从此,我省油菜产量大幅提高,扭转了当时我省胡麻和早熟小油菜占主导地位的油料作物生产局面,优质甘蓝型春油菜取代了低产的芥菜型油菜、白菜型小油菜,油菜播种面积、经济效益大幅增加,成为我省第一大油料作物与第四大农作物,我省也跨入北方油菜生产大省行列。
“1996年,我和同事跑了一趟河西,看到不少地区冬小麦长势喜人。于是我想,冬小麦能在西北越冬,油菜为什么不能?”自那时起,冬油菜越冬问题就“长”在了孙万仓的“心尖儿”上。
到底怎样才能提高冬油菜越冬率,提高种植油菜的产量与效益?
根据我国冬油菜研究状况,他查阅了大量国内外农作物抗寒研究资料,提出抗寒驯化和突变体筛选可能是获得抗寒种质的唯一途径。带着这个问题,他冒着严寒踏遍陇原大地,搜集了上百份材料,研究它们的抗寒性与农艺性状。
天水、平凉、庆阳、武威、张掖、酒泉……2005年至2007年的3年间,孙万仓的冬油菜苗遍布了我省多地的19个试验点,也给他添了不少难题,“尽管都在甘肃省,但多个试验点的冬油菜只要一‘挪窝’,换去其他地区,就难以适应。”省内推广种植都有困难,更别提一路向北。
还有许多难题要解,孙万仓不敢停下。自此,他面朝黄土奔波于各试验点的田间地头,冬油菜苗也住进了他的办公室,甚至家里。寒来暑往,他整天陪伴、呵护着它们,成日忙着培育壮苗,等待油菜返青。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至2009年,孙万仓逐渐把试验田开拓到了新疆、青海、宁夏等地,2009年后,又拓展到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等北方广阔的大地上。
终于,孙万仓在2008年以抗寒种质DQW-1为母本株成功育成抗-30℃极端低温的“陇油6号”,“捱过”了2009年和2010年的冻灾、倒春寒灾害天气,“陇油6号”稳定在80%以上的越冬率,“硬气”宣告我国北方旱寒区不能种植冬油菜的历史彻底结束。
从西北到东北和华北,从“陇油6号”到“陇油7号”,一直到“陇油27号”,孙万仓育成的冬油菜品种的抗寒性、适应性和丰产性一代比一代强。“以前,河北那边主要吃花生油,现在,我们的油菜品种推广过去,他们也开始吃菜油。”不屑名与利,孙万仓只为他的冬油菜感到自豪。
多年的辛劳付出,孙万仓收获了累累硕果:已育成并大面积推广应用陇油系列冬春油菜品种20个,获国家发明专利15项,制定行业技术标准2项、地方标准14项;主编出版了《北方冬油菜北移与区划》《北方旱寒区冬油菜栽培技术》等专著3部;在《中国农业科学》《植物学报》《BMCPlantBiology》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150余篇,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0余项……
下面这一组组与冬油菜更为密切关联的数据,“讲述”着孙万仓多年来的艰辛付出与收获——
创制了适宜我国北方寒区生态条件的陇油6号等10余个抗-30℃极端低温的超强抗寒冬油菜品种及集成技术,其推广应用使我国冬油菜种植区域由北纬35°(天水)北移至北纬48°地区(新疆阿勒泰、黑龙江饶河)。
攻克了我国北方强冬性冬油菜品质难题,育成的强冬性甘蓝型冬油菜双低品种陇油88,在我省庆阳、平凉等越冬率达到90%以上,亩产达到200公斤;培育出的我国第一个白菜型双低品种陇油17号,亩产180公斤以上、越冬率80%以上。这些品种的应用,为我国解决北方冬油菜品质问题提供了种质保障。
育成的强冬性冬油菜抗寒品种,不仅利用冬闲田发展了冬油菜生产,促进我省及我国北方一熟制地区改为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为保障我国粮油增产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还在提高北方冬季农田植被覆盖、养蜂产业、乡村旅游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经济与生态效益。近5年累计推广面积500万亩以上,新增总经济效益15亿元以上;让冬油菜对地表覆盖度达到95%,经测算,每种植1亩冬油菜,每年可减少沙尘量347.1千克,且对节能减排也具有积极意义。
孙万仓育冬油菜苗,也育才树人。作为国家油菜产业体系北方寒区冬油菜育种岗位科学家,他组建了我国首个北方寒区冬油菜育种研发团队,培养汇集科研人员近30人;同时,作为甘肃省特色作物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他一手建起包括油料与特色杂粮的甘肃省特色作物产业技术体系,建成我省油料与特色杂粮研发平台与交流平台,带领40余人的团队,让原来单一的作物产业技术研发,发展成集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控、标准化栽培及加工等为一体的产业技术研发体系。
“我的成就感源自每一株长成的冬油菜,一亩地收获4万株冬油菜,我的成就感就被放大4万倍!”一捧不灭的热情,让孙万仓和冬油菜的“故事”家喻户晓。该结尾了吗?不,孙万仓还要奋笔疾书续作。
“如今,冬油菜抗寒性改良得到突破,接下来,我们还要跟进品质提升、革新种植模式,推进粮油协同增产。”孙万仓说,他和团队将着眼于冬油菜多功能价值的开发,推进冬油菜作为我国北方冬季覆盖作物研发应用,推动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躬耕陇亩40载,孙万仓为解决我国北方冬春季农田长时间裸露、土壤风蚀严重的问题,以及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低的现状,呕心沥血,研究成果在全国得到大面积推广,极大提高了我国北方地区复种指数,也加速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进度。他表示,自己将要把冬油菜事业坚持到底,继续坚守从事农业科教事业初心,勇担新时代强农兴农的使命,着力解决行业重大现实问题,为助推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新闻链接: http://szb.gansudaily.com.cn/gsrb/202110/12/c276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