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质”“量”并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省在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狠下功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让村民、合作社、企业在土地、资金、运营上开展合作、抱团发展,实现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使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走上了质和量并重的发展之路,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临夏县南塬乡张王村村民谢俊龙,由于缺少致富经验和技术,一直是村里的脱贫“困难户”,看到不少村民加入村里的金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有了成效,经过再三考虑,谢俊龙将自家的11亩土地入股到了合作社。
从2015年开始,张王村的金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南塬乡建档立卡贫困户推广“三融模式”,通过“融人、融土地、融资金”的方式,将贫困户组织起来“抱团”致富。
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三岔村村民曹生庆家有3座日光温室,由于种植技术经验不足、销路不广,一年下来收入不高。去年,他发现加入合作社的乡亲们都挣到了钱,于是他决定不再单打独斗,申请成为种植合作社的社员。
通过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以余钱入股,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不仅解决了农村资源分散、农民分散、资金分散的问题,更是推进了种养殖规模化发展。
不仅提供技术帮助,合作社还为社员们解决销售难题。在舟曲县城关镇三眼村的伟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给社员免费发放猪仔,全程进行跟踪指导,有效化解市场风险,实现了社员稳定收益。
高台县加大政策扶持,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更多想做事的、能干事的村民从事规模化生产。截至目前,高台县共流转土地20万亩,成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13家、家庭农场381家。很多村民还利用农闲时间在这些地方做起了第二份工。
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民。天水花牛苹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年前有3000多亩种植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将附近的果农吸收到公司的标准化种植中,种植规模扩大到一万多亩。如今,天水花牛苹果销售也走上了高端路子,海外出口量更是连年攀升。2017年,企业共收购苹果2500万斤,目前已销售1200万斤。
高速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引领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农民发展产业脱贫增收等方面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通过发展土地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我省规模经营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截至2017年底,全省共有各类家庭农场8230个,工商登记注册农民合作社总数达8.39万家,龙头企业2869个;尤其是我省75个贫困县已成立合作社8.02万家,带动农户268万多户,占全省总农户数的一半以上。
记者:甘肃台,宁永学,临夏台,刘永辉,苟裕光,陈姗姗,吕学鹏,窦琦,武威台,李登生,甘南台,李生荣,常霞,刘兴云,姚缠龙,张掖台,黄闽江,段海,天水台,马瑞,王瑜琪
甘肃台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