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平凉扶贫见闻:穷山区千方百计“拔穷根”
甘肃新闻网1月11日电 (通讯员 朱元军)“年年盼着年年富,年年倒挂万元户,世上的那个穷人多,哪一个都像我……。”曾经的一首信天游,唱出了甘肃平凉崆峒区南部山区民众生活的艰辛。
作为崆峒区三大贫困片带之一的南部阴湿林缘区,有麻武、峡门、大寨、上杨4乡镇,由于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落后,被视为扶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前,南部山区还有1.55万贫困户。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开展以来,崆峒区针对南部山区立地条件差、基础设施欠账大的实际,通过政策多头叠加、项目多方捆绑、产业多重覆盖的办法,把一项项政策转化为一幢幢新居和一个个富民产业。
截止2016年底,麻武、峡门、大寨、上杨四乡镇贫困发生率分别由56.5%、19.51%、28%、24.4%下降到了3.8%、1.93%、2.4%、0.66%。贫困,不再是南部山区群众的“代名词”。
削山平地“起新家”
12月4日,冬日的暖阳洒向关山深处。峡门乡颉岭村,马文忠看着宽敞明亮的新房子,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山里人苦惯了,出门就爬坡、吃水靠驴驮的日子,如同注定的宿命,早已溶入了他们的血液,“穷二代”们对脱贫几乎不抱什么希望了。可就在去年,精准扶贫一扫颉岭村积贫之旧貌,树起致富新风。
2014年8月23日,伴随着隆隆的机器声,在整整“削”平了5座山头之后,移民安置区工程正式启动。2015年11月,分散居住在颉领村13个沟壑梁峁上的76户贫困群众终于喜迁新居。
“现在再也用不上鞭杆、雨鞋、破棉袄了。”马文忠说:“以前山对山来崖对崖,是真正的‘咫尺天涯’,串个门都要走半天山路,现在住的集中了感觉村子里人气一下旺了。”
在上杨乡王各村,脱贫攻坚仍然是最暖心的节奏。针对地理条件差、居住分散的实际,上杨乡整合各类项目资金1200多万元,建成了集中安置区,搬迁安置群众45户。同步还配套了村卫生室、党员活动室、幼儿园、老人幸福院、文化广场和金融便民服务网点等公共服务设施。
据了解,截止2016年底,崆峒区南部阴湿林缘区共搬迁群众751户2781人,户均发展特色种植业5亩以上,年收入5000元,建设养畜暖棚1290座,户均养牛3-5头,年收入达到1.8万元,户均输出劳动办1人,年收入达到1.6万元。
生态农庄“富乡领”
夏季滑草、冬季滑雪,高空滑索、水上娱乐,这对平凉人来说绝对算是“高大上”的娱乐新体验。
12月5日,在海寨沟鑫新生态农庄,昔日野草丛生的荒山荒沟已脱胎换骨。如今山上栽植了白皮松、红叶李等苗木2000余万株,山间溪水潺潺,山下6个鱼塘星罗棋布,池水涟漪、碧波荡漾,犹如来到了江南水乡。
“沟里和坡上的土地本来就不好,种庄稼打不了多少粮食,年年辛苦耕种,年年还是受穷。现在我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打工,每年至少能收入2万元。”崆峒区大寨乡柳沟村村民兰金海说道。
海寨沟位于大寨乡柳沟、雷神庙、清水岭、潘岭所在的河谷及两侧山脉之间。6年前,农庄刚刚开始建设,兰金海就在这里整地、栽树、修路。“没想到这里建的这么美,更没想到自己在家门口挣到了票子,还脱了贫!”兰金海笑着说。
“待年底滑雪、滑草等娱乐项目陆续开放后,预计能够为周围村民再提供300多人的就业岗位。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当地群众增加收入,实现了贫困户脱贫和公司发展的双赢。”鑫新生态农庄综合示范园项目经理赵刚如是说道。
坐地生财“巧致富”
“风不扶我,雨不扶我,产业扶我;地下没有,蓝天没有,山林中有。”这副对联,是崆峒区南部山区贫困群众依托资源优势在家门口致富的真实写照。
崆峒区南部阴湿林缘生态资源丰富,发展林下经济潜力巨大。正是看好这条“创富”路,去年5月,麻武乡石家沟村青年杨花放弃了在油田“掘金”的机会,返乡投资50余万元成功引进“香鸡2号”土鸡,搞起了林下养殖,并与陕西省秦山源养殖协会建立合作关系,仅一年时间净赚7万余元。
“呼吸着山中最清新的空气,吃着树林里的草籽和自产的玉米粒,喝的是山沟里的泉水。这也是我们土鸡销售抢手的原因。”杨花介绍,在外打工几年钱也挣了一些,但还是觉得回到家乡干点事好。在养鸡的基础上,杨花还准备在明年挖鱼塘养鱼、开办农家乐,带动更多的人致富。
距离石家沟村10公里之外的城子村,因其毗邻十万沟景区,生态环境优美。但是,由于山高路远,沟壑纵横,基础条件落后曾是多年来困扰城子村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以来,村民办起了“农家乐”,养起了“平凉红牛”,自产的土鸡蛋、土鸡、土蜂蜜、小杂粮时销售供不应求,昔日的贫困村已实现了全村整体脱贫目标。
如今,行走在城子村,错落有致的小康新居,平坦笔直的硬化路,熠熠生辉的太阳能路灯,无不印证着这里发生的深刻变化。谈及下一步的发展计划,麻武乡乡长孙海峰表示:“明年我们将建成集特色种植、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大美生态园项目,预计每天可接待游客150人左右,乡村旅游综合经济收入有望突破200万元。”(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