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官方正式提出“酒嘉合并” 谁“并”谁?(图)
资料图片
原标题:酒泉嘉峪关将合二为一 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必经地
每经记者毕华章发自酒泉、嘉峪关
编者按: 地处河西走廊西段的甘肃省酒泉、嘉峪关两市,合并传闻由来已久。但由于行政壁垒和两市经济、人口、城市发展等方面的差异,“酒嘉合并”一直是“只闻楼梯响”。
近期,甘肃省住建厅发布的《甘肃省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年)》明确提出,要“合并酒泉、嘉峪关两市”,首次在省级战略层面为两市合并指出了方向——发展酒-嘉向西开放门户综合发展区。
那么,在甘肃省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建设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背景下,“酒嘉合并”的前景如何?长期以来阻碍两市合并的深层次矛盾是什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采访当地政府、民间及专家学者,试图厘清这两个城市之间复杂难解的利益纠葛。
占据甘肃四成土地面积的酒泉市,在甘肃全省的经济地位不容小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2013年酒泉市实现生产总值642.7亿元,位居全省第二,占比约10%。嘉峪关同期实现生产总值226.3亿元,人均GDP居全省第一。2013年两市GDP之和在全省的占比为14%,相当于半个兰州。
近期,随着甘肃省住建厅《甘肃省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出台,酒泉、嘉峪关两市有望合二为一。两市已被甘肃省划定为酒-嘉向西开放门户综合发展区,成为此次甘肃省城镇体系规划的8个分区之一。《规划》明确提出,要“合并酒泉、嘉峪关两市”。
然而,酒嘉合并并非易事。此前,两市曾多次传出“合并”风声,但均是“只闻楼梯响”。除双方均想在这场谁“吞并”谁的博弈中占据主导地位外,两市在经济、人口、城市发展等方面的诸多差异也为合并提出了现实挑战。
如今,尽管省级部门正式提出合并一事,但两市合并远未到具体操作阶段,除却上述《规划》,更详细的操作方案及时间表还有待出台。
官方首度提及两市合并
按照此次甘肃省城镇体系规划,为实现新型城镇化战略,该省划定了酒-嘉向西开放门户综合发展区、丝路文明与生态资源特色发展区等8个分区。实现这一目标的政策保障之一,便是要积极稳妥推进行政区划优化调整,具体包括“合并酒泉、嘉峪关两市”以及敦煌升格为地级市等。
“合并的话题以前官方没有提,民间智库、专家们提出过。”甘肃省发改委相关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由于相距仅20余公里,加之地理位置特殊,酒泉和嘉峪关一直被视为甘肃省乃至全国向西开放的重要节点城市。而将两市合并形成发展合力,也是此前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学家徐逢贤指出,“合并后两市对外开放度会提高,有利于吸引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公开资料显示,酒泉市土地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占甘肃省的42%,是全省土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目前酒泉已成为国家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并将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透过酒泉市统计局的数据便可得知其在甘肃省的经济地位。2013年酒泉市实现生产总值642.7亿元,占全省约10%,仅次于兰州;人均GDP也居全省第二,仅次于嘉峪关。
依托酒钢集团发展起来的嘉峪关,经济实力亦不容小觑。嘉峪关围绕钢铁产业发展配套、深加工,已形成了以冶金工业为主体的城市工业体系,发展迅速。2013年,嘉峪关实现生产总值226.3亿元,同比增长15.3%。
酒泉与嘉峪关两市2013年GDP之和占甘肃全省的14%,如果两市合并,相当于半个兰州的生产总值。
“两市是亚欧大陆桥穿行而过的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必经之地,也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区位优势明显。”徐逢贤指出。
事实上,酒、嘉地区的区位优势一直比较受重视,甘肃省的多项规划均涉及到该地区。
“这几年甘肃省提出‘两翼齐飞’战略,酒泉和嘉峪关就是两翼中的西翼。”酒泉市发改委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此外,在我国第一个由国家批复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中,甘肃省提出到2015年要形成覆盖全省的七大循环经济专业基地,其中便包括酒泉、嘉峪关清洁能源、冶金新材料循环经济基地。
谁“吞并”谁?
“酒嘉合并”的话题早已有之。嘉峪关一位企业管理人员介绍,“上世纪80年代后期就有过这个说法,但是后来搁浅了。”
尽管这一提法对于两市居民而言已经不再新鲜,但在相关部门及行政人员看来,却近乎“敏感”。“这个话题确实有点敏感,市上领导基本没有提。”酒泉市规划局一位官员坦言。
记者在两市多个部门采访时获悉,无论酒泉还是嘉峪关,两市合并的话题均未被政府部门公开讨论过。
历史上看,嘉峪关最初属于酒泉市管辖,1965年因酒钢集团的落户而单独设立地级市。自此以后,两市“合并”的传闻多次出现,但均是“只闻楼梯响”,其背后反映出两市之间复杂难解的利益纠葛。
正如国内其他城市合并一样,两市合并除了可能带来行政人员安置等棘手问题外,还需要解决名称问题。双方都希望在这场“吞并对方”的博弈中占据主导地位。而类似情况此前已有发生。
“比如酒泉和嘉峪关之间的公交车,酒泉称为‘酒嘉公交’,嘉峪关称为‘嘉酒公交’。两市之间修建的快速通道竣工时,酒泉称之为‘酒嘉快速通道’,嘉峪关称之为‘嘉酒快速通道’。”酒泉市工信委相关人士举例称。
此外,酒泉与嘉峪关两市在经济、人口、城市发展等方面存在的诸多差异也为合并提出了现实挑战。
虽然嘉峪关总面积仅3000平方公里,区域面积是其“软肋”,但这并未影响它在全省的发展地位。嘉峪关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295元,居甘肃省第一,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5330元,比酒泉市高出1905元。同时,嘉峪关市行政人员工资水平普遍比酒泉市高出300~500元。
“嘉峪关工业发达,人口少,生活待遇各方面比酒泉要高,他们不想被‘摊薄’。”酒泉市一位政府官员表示。
嘉峪关市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嘉峪关的行政区划比较小,常住人口只有30万人,我们的城市向农村延伸就非常方便,特别是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而且现在嘉峪关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与城市相同。但是酒泉要做到这一点,别说全市,即使只是肃州区,压力也很大。”
而在城市建设方面,嘉峪关城市化率高达91%,城市管理理念也与酒泉很不相同。“我们的思维相对比较超前,比如嘉峪关市所有的电缆、光缆全都落地,没有一根电线杆。”嘉峪关市发改委相关人士称,目前两市在经济实力、人均收入水平、城市管理方面都存在差异,这是短期内无法解决的。
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多年来,距离相近的酒泉与嘉峪关保持着各自独立发展的状态,这直接影响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从全省的角度来看,打破行政壁垒是有好处的。”在甘肃省发改委相关人士看来,两市在部分项目上有时会发生争抢,这会造成资源浪费。他举例称,两市短短20公里的距离分布着酒泉高铁站和嘉峪关高铁站,如果两市合并了,只设一个高铁站,就可以节省资源。
虽然酒嘉合并短期内难以成行,但对甘肃省而言,酒嘉地区的发展却是一刻也不能耽搁。因此,绕过棘手的行政壁垒问题,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甘肃省及酒、嘉两市的权宜之计。
两市多位官员均表示,相比合并,从经济角度着手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双方均可接受的现实选择。“这块冰需要慢慢融化。”酒泉当地一位官员这样形容两市在合并上的态度。
对甘肃而言,推进酒嘉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甘肃省级战略“两翼齐飞”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甘肃省的多次省级规划中,酒泉与嘉峪关都被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布局。
甘肃省“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将酒(泉)嘉(峪关)和天水培育成全省西部和东部的大城市,成为产业集聚功能较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提升河西综合经济实力。在“十二五”规划中,甘肃省明确提出要以酒泉-嘉峪关市区为重点,并加快建设酒嘉新区,将酒嘉经济区建设成为支撑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专家指出,酒嘉经济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形成与兰白经济区等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提升酒嘉在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地位。
在此背景下,由甘肃省政府办公厅于2010年9月印发的《酒泉-嘉峪关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已逐渐成为指导酒嘉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本依据。酒泉和嘉峪关也将此规划作为前提来开展各自的城市规划。
按照上述一体化规划,到2015年,酒泉、嘉峪关要率先实现区域性中心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格局,酒嘉核心区城市人口达到50万。到2020年,酒嘉中心城区发展实现同城化,成为支撑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酒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一体化规划对两市来说,在基础设施、城市规划等方面都有好处。目前两市是双向发展,酒泉工业园区和嘉峪关嘉东工业园已经很近,两市之间没有建筑的区域仅剩3公里左右,基本成为一体了。”嘉峪关市发改委相关人士称。
不过,在当地部分官员看来,两市一体化的运行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两市也期待省级部门的推动,特别是在资源配置、市场细化等方面。
嘉峪关市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两市已经建立了联席会议机制,但从实际情况看,效果并不理想。“毕竟是利益分配的问题,双方很难找到平衡点,从而影响到一些工作的正常进行,期待省上自上而下地推动一些事情。”
甘肃省规划的八个经济发展区
丝路文明与生态资源特色发展区(敦煌)
向西开放门户综合发展区(酒嘉)
生态城乡统筹发展区(张掖)
绿洲生态城乡统筹发展区(金武)
综合城镇簇群发展区(兰白临定)
现货资源型城镇提升发展区(平庆)
民族文化与生态经济特色发展区(甘南)
历史文化与生态经济综合发展区(天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