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甘肃如何拉开架势构建产业扶贫体系之四
特色产业规模壮大起来了,如果市场销售跟不上,很容易出现“卖难”等问题,影响产业脱贫乃至脱贫攻坚的效果。
“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如何避免谷贱伤农、菜贱伤农,切实让农民靠特色农产品致富?如何擦亮“甘味”优质农产品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扶贫要在扶持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上拿出管用措施。
去年以来,甘肃未雨绸缪,抓住产销对接这个“牛鼻子”,完善流通营销体系。建立省级产销协会,打通生产销售链条;全面开展果蔬保鲜库建设,打通贮藏“最初一公里”;大力发展电商扶贫,加强市场精准对接……接二连三的“组合拳”,加快了特色农产品走出去步伐,让甘肃优质农产品昂首阔步迈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抱团出征 打通产销对接“大动脉”
市场体系不完善,缺乏稳定的营销体系,一直是制约产业扶贫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甘肃一个很大的短板。
破解产业发展瓶颈须用超常规手段。2018年7月2日,甘肃省农业扶贫产业产销协会在兰州成立,标志着我省成功建成全国首个大跨度大协作的省级农业特色产业产销对接平台。
伴随着省农业扶贫产业产销协会吹响的“集结号”,甘肃省贫困县的22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经销商和大户得以组织起来,“抱团”出省。
省级平台的成立,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
按照产业特点,细分作战队伍,细化市场分工。今年4月28日,在兰州,甘肃省马铃薯、蔬菜、苹果产业产销协会正式成立。加上之前成立的牛、中药材、洋葱产业产销协会,目前甘肃已组建了6个产业产销协会,共同集结在省农业扶贫产业产销协会这面大旗下。
一个省级扶贫产业产销协会,6个不同特色产业分会,225家协会会员企业。大家拧成一股绳,一个声音谈价格,一艘货船载产品,联合起来闯市场。
力量聚集起来了,拳头怎么打出去才是关键。
找大户。省农业扶贫产业产销协会随时掌握市场需求的风向标,重点对接北京新发地、上海江桥、广州江南等京津沪、长三角、粤港澳大市场,天津、福州、厦门、青岛等与我省建立东西部扶贫协作关系的大城市,以及成都、重庆等周边区域大市场和中心市场。
找超市。强化农超对接,打通贫困地区农产品进城销售的绿色通道。
找团体。跟大机关、大企业、大中专院校精准对接,通过定点采购,减少农产品销售中间环节,直接帮助贫困户增收。
找出口。甘肃的农产品不仅开始在国内大市场站稳了脚跟,而且依托中欧货运班列和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漂洋过海走出国门。
4月18日,省农业扶贫产业产销协会和广西6家企业签订了一个长达5年的销售订单,今年将首先把我省价值3亿元的特色农产品,出口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此前,在协会的努力下,我省与西班牙企业达成协议,5年向西班牙出口定西马铃薯100万吨。
一方面,不断提升开拓占领终端市场的水平,掌控产地大宗农产品价格的“话语权”;另一方面,积极搭建产销对接的大平台、大管道、大桥梁。
去年7月26日,由农业农村部和甘肃省联合主办的2018西北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暨甘肃特色农产品贸易洽谈会在兰州市榆中县召开,现场签约金额超过125亿元,当天有70车农产品发往全国18个省区市24个大中城市的终端市场。成为近年来我省农业领域举办的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客商最多、内容最丰富、成果最丰硕的一次产销对接会。
农产品要想卖得俏,还得在品牌建设上下功夫。甘肃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及无公害农产品即“三品一标”产品,建立从地头生产到市场销售全过程质量安全检测和溯源体系,倾力打造绿色、生态、安全、健康的“甘味”品牌。
目前,全省“三品一标”产品有2128个,静宁苹果、兰州百合、兰州高原夏菜、定西马铃薯等驰名四海。
有品牌、有销路,就一定会销得好吗?
早上7时,来自榆中县的一批新鲜菜花被集中装箱。
以前,它们的目的地只是兰州市张苏滩蔬菜批发市场。在那里,每斤菜花的批发价在8角钱左右。赶上集中上市,这个价钱还得继续往下掉。
在兰州,菜花的消费量相对稳定。倘若及时销不出去,囤积的菜花放不住两天,等待它们的命运,就是被成批丢弃处理。
易腐烂、难储运,菜花、娃娃菜、甘蓝……这些在全国叫得响的“兰州高原夏菜”,就因为没有良好的冷链物流支撑,无法在各大销售市场上“热”起来。
如何解决果蔬集中收获上市造成的价贱伤农、产后损失严重等问题?甘肃在抓市场营销的同时,配套完善物流设施,出台专门的政策,加大乡村冷链、仓储、物流等设施建设投入。
甘肃省级财政安排2亿元专项扶持资金,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产销大户和供销社等,在有需求的贫困县贫困村建设果蔬保鲜库,鼓励农业企业配备厢式冷藏车。从而实现蔬菜反季节销售和常年均衡供给,稳定农产品价格,延长产业链条。
现在,榆中县的这批菜花装箱后,不会急着进入市场,而是要进入到康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建设的300吨储量的果蔬保鲜库“歇一歇”。
经过“打冷”初加工,零下一摄氏度到零上五摄氏度的恒温让它们个个保持新鲜,随后跟随着厢式冷藏车被运往四川、天津、北京、广东等地的批发市场。曾经每斤8角钱的菜花,到那里每斤要卖到2元钱左右。
同样身价倍增的还有兰州百合。鲜百合保存周期短、产量低,在此前没有较好的保存条件时,本地销售价格每斤仅在15元左右,春节期间更是一斤难求。
现在经过果蔬保鲜库的贮藏,真空包装的鲜百合个个变得鲜嫩、饱满,得以实现“一季生产,全季销售”,进入外地批发市场,每斤价格已上涨到50元左右。
销售价格的攀升,激发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除了扩大规模外,还开始丰富品种。据康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王刚介绍,2017年到2018年间,榆中当地荷兰豆的种植面积就从37万亩增长到92.2万亩。
“荷兰豆售价较高,外地市场需求量也很大,但是一销不出去就烂了,农民都不敢多种。现在蔬菜保鲜有保障,订单也稳定,他们心里有底了,敢放手种这种更挣钱的蔬菜了。”王刚说道。
显而易见,冷链物流的完善,保障了特色农产品的品质,提升了甘肃优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助推了产业扶贫,带动了农民增收。
截至2018年底,甘肃10个市州48个贫困县620个贫困村新建果蔬保鲜库701座,153个贫困村购置移动保鲜库158辆,新增储藏能力26.3万吨。
“触网”生金 促进产销精准高效对接
一座座田间地头新建的果蔬保鲜库,打破了农产品时间空间限制,从“卖一季”到“四季卖”;省级农业扶贫产业产销协会的成立,打通了产销对接的“大动脉”。那么,怎样进一步畅通小生产与大市场相互连接的“毛细血管”呢?
“互联网+”的春风,吹皱了甘肃电商扶贫的一池春水,让这一愿景变为现实。
位于秦巴山区的陇南,是甘肃省乃至全国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这里风景秀美、物产丰富,但由于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曾经大批的土特产烂在地里都没人要,形成了“富饶的贫困”。
让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成网络里的近在咫尺。搭乘互联网“快车”,如今,陇南市中药材、花椒、土蜂蜜、橄榄油等优质农产品飞出了大山,也带动着贫困群众、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实现产业发展的“逆袭”。陇南成为全国唯一的“电商扶贫示范市”。
以前坐等别人上门收,定价看天看市场。现在坐在家里,点点鼠标就能将枝头最新鲜的果实销往远方的市场,还能卖上好价钱……电子商务的魔力让当地农民大开眼界。
今年31岁的宕昌县理川镇绿园村村民赵伟昌就是靠着网店脱了贫。2016年8月,他创办“陇味特产店”,销售当归、黄芪等道地中药材,最好时一个月接到800单,纯利润近4万元。
在甘肃,电商已成为打通贫困地区特色产品销售渠道的重要手段。2018年,全省通过电子商务销售农特产品117亿元,同比增长35%以上,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近300元,部分县区超过1000元。一些县区依靠电商的增收水平已经占到农民收入总额的四分之一。
电商扶贫,必须打造网上销售主阵地。甘肃一方面“借船出海”,加大与淘宝、京东、苏宁等国内知名电商大平台合作,一方面培育壮大本地电商平台,努力“造船出海”。
去年刚落成的宕昌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在陇南市羌源富民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升级改造,现在成为汇集126款网货产品的电商体验馆。
“我们建立了‘陇羌源’微商城作为示范大网店,吸纳其他电商创业者作为分销商,并与4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成合作,以示范大网店为轴心,以分销商、供货商为发射点,构建了‘一个轴心、N个发射点’的线上线下销售大矩阵,推动电商抱团发展。”电商体验馆负责人庞侠平介绍说。
电子商务发展热潮,不仅激发了群众创业创新的热情,也有效地倒逼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现在,省农业扶贫产业产销协会建成甘肃农产品销售大数据平台,实现对我省特色农产品的产地监管、仓储远程控制和流通跟踪。
来到协会设立的农产品云大数据中心,我们眼前的大屏幕上,显示着产销对接实时信息。北京新发地等大型批发市场的各类农产品批发价格,在不断滚动更新。还有200多条来自协会会员单位发布的求购信息。
通过为初级农产品采购商与提供者建立线上信息对接渠道,平台有效地促进了产销对接,为促进企业稳定增收、保障贫困户收益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不仅可以让农产品“适销对路”,平台借力大数据技术,使产销对接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这不,屏幕上正实时播放着景泰县华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蔬菜大棚中西红柿的种植情况。
“通过这个平台,可以保障农产品从种植、收获、加工、收储、发货等各个环节都能得到全程监控,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精准对接、产销安全成为现实。”协会会长刘玉清说道。(记者宋振峰 薛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