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听金融机构苦衷

11.09.2014  14:09

  中国兰州网9月11日消息 农民贷款难,金融机构也同样有苦衷。

  “我们邮储行成立6年来共贷出8亿元,其中50%属于小额贷款、消费贷款,在涉农贷款方面,我们主要投向了林果和畜牧业。此外,还有存款、理财、代发工资、医保、农村低保、农民工银行卡服务等,在担保方面,我们采取的是银行+担保公司+农户的方式。说实话,这种担保方式对农户来说还是存在很大难度的。对我们银行而言,农村金融存在成本高、受益少、人手紧缺的问题,而联保方面不仅手续复杂而且担保量也很小,只有5万至10万元,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邮政储蓄银行天水市秦州区支行行长李其军说。

  “作为银行,应当尽量满足客户的合理需求。但尽管农民有贷款需求,农村耕地、宅基地、农机具都不能作为抵押物,面对这一点,我们也无能为力。”李其军说。

  “涉农贷款的最大问题在于抵押物难以落实,农业耕地、农民宅基地无法作为抵押物贷款,农机具也无法抵押贷款,因为其变现难。在果树、林木抵押方面,银行的积极性也不高,同样是因为变现难,且变现价值难以估算。对银行而言,这就导致涉农贷款管理成本高、风险大,进一步制约了涉农贷款发放。”中国农业银行天水市支行秦州区分行一位负责人说。

  与贷款难相对应的,是农民的金融意识相当淡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严重滞后。在农村,许多农民对贷款认识不足,认为贷款就是占便宜,对利率调整和信贷风险没有任何意识,觉得谁贷到款谁就有本事。还有,涉农贷款担保方式单一,农村很多贷款都是相互之间的人情担保,一旦贷款方违约,对其本人和为其担保的亲戚朋友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引发一系列纠纷。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该行目前发放农户小额贷款共计700余万元,其中75万元已成为不良贷款,不良贷款占比已达到9.8%,而根据国家规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比超过5%,就要被停牌。

  比起国有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似乎有更多的苦水要吐。

  天水市翰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齐应峰说:“我们公司成立三年来贷款总额为5300多万元,其中45%是涉农贷款,主要贷给一些农业企业。尽管如此,我们仍然面临运营成本高、资金回笼周期长、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待遇差这些问题。”

  天水市鑫航小额贷款公司负责人认为,目前小贷公司普遍存在运营模式单一,无法跨区域作业,规模小、风险高、盈利渠道单一,抗风险能力差、融资难等问题,这些都影响了小额贷款公司的支农力度。有关部门应允许小贷公司开展同业拆借、合作、长期融资等业务,并对涉农贷款减免税收,将小额贷款公司纳入征信体系,以降低其运营成本,帮助其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刺激其支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