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古浪:生态移民“下山入川”拔穷根

14.02.2016  11:40

    新华社兰州2月13日电(记者郭刚、程楠)“我这茬西红柿已经收入400多元了。”春节期间,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西靖镇感恩新村农民李兴周仍然没闲着。

    蔬菜大棚外是败草枯枝,而棚内却是盎然绿意。近年来,古浪县通过生态移民“下山入川”工程,逐步帮助原来贫困山区的群众拔掉穷根。这群走出大山的农民,正在通过设施种植、牲畜养殖等发展生产,圆梦小康。

    李兴周告诉记者,他家原先住在黄羊川镇四道岘子村的大山里,一家6口人住的是土坯房,吃的是水窖收集的雨水。山地十年九旱,遇上坏年景,“几乎没有收入,连吃饭都是问题”。

    记者了解到,针对李兴周这样的山区贫困群众,古浪县从2012年开始,启动了“下山入川”工程,计划搬迁4万名贫困群众下山入川,实现治穷致富。

    李兴周和家人2012年搬迁到了感恩新村。2015年他家占地48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已实现纯收入6000多元。此外,家中出栏的100只山羊还收入36000多元。“加上打工的收入,家里去年总收入已达到6万多元。”李兴周对现在的新生活颇为满意。

    收入增加了,李兴周这两年还逐步装修了自己的新房。记者看到,他的家中不仅通上了自来水,而且在总面积百余平方米的客厅、卧室、餐厅内,铺设和装饰了白色的瓷砖地面、组合沙发、扣板吊顶,让整个房间显得十分通透。

    李兴周告诉记者,新的一年,他打算再建一座蔬菜暖棚,“多挣些钱换全自动洗衣机和大液晶电视”。

    除了发展设施种植,当地生态移民也依靠设施养殖逐步实现脱贫。感恩新村农民白彪原来家住十八里铺乡中团村的山里,过去散养的80多只羊一年收入只有1万多元。“现在我还存栏800只羊。”白彪笑道,“2015年已出栏1000只羊,纯收入有7万多元。”

    新房新设施,新路新生活。李兴周、白彪等“下山入川”农民坦言,从山里搬出之后,道路变宽,自来水入户,看病可就近去村医务室,最重要的是孩子们上学变得非常方便。记者看到,当地各移民点都配备了新建的小学、幼儿园、医务室、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

    据古浪县“下山入川”工程负责人介绍,自2012年起,当地按每村1000户5000人的规模,已相继开工建设9个移民点。截至目前已建成7个,整村整组已搬迁山区贫困群众4720户2.12万人。到今年7月,还将有8600多名山区群众会搬迁至正在建的2个移民点开始新生活。

    落日熔金,红霞满天。“下山入川、治穷致富”——矗立在感恩新村村口门匾上的八个大字熠熠生辉。(完)

    

( 编辑: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