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千年“宕羌傩舞”“复活”

06.09.2015  21:50

  中国兰州网9月6日消息 在千年苯教文献得到抢救性保护后,近期甘肃省宕昌县建成了苯教文化民俗展览馆,使“宕羌傩舞”这一濒临灭绝的古老民俗得以“复活”。

  据历史考证,春秋战国时宕昌为羌人居地。现今在宕昌新城子、城关、南河等乡镇生活的藏族居民,被认为是魏晋南北朝时建立宕昌国的古羌人后裔,一直信奉苯教。

  记者从甘肃省宕昌县了解到,在宕昌县新城子、官鹅沟、南河3个乡的13户藏民家中,陆续发现了31函、547卷的古藏文苯教文献。这些文献大部分用古藏文文字书写,其中一些文献为古藏文创制前的象形文字及古象雄文书写,均采用传统的梵箧装保存。

  经专家鉴定,这些苯教文献的书写时间为公元5世纪至6世纪。内容涉及打卦问卜、治病禳灾、婚丧嫁娶、庆典节日、祭祀山神等众多方面。目前,这些文献通过录音、存档等多种手段得到抢救性保护,并出版了相关专著。

  和这些古藏文苯教文献密切相关的“宕羌傩舞”,也正在“复活”。

  “宕羌傩舞”是千年以前“这一地区就有的祭祀舞蹈”,既用于节庆、祭祀丰收,也用于“驱赶邪恶和灾祸”。历史上,当地村民凡遇干旱缺雨、疾病流行、村寨集会,族人头领“苯苯”将主持跳宕羌傩舞“驱赶鬼怪,保佑村庄风调雨顺”。

  在此前多年时间里,熟悉这种古老民俗舞蹈的人只剩下寥寥几人。再加上历来只传男不传女的苯教传统,“宕羌傩舞”的主要传承人苗赵生义担心这项千年遗风会濒临灭绝。

  为抢救和保护这一古老民俗舞蹈,近期宕昌县建成了苯教文化民俗展览馆,并在城关镇鹿仁村开办了苯教文化传习所。通过当地政府的组织,目前又有二三十名村民加入到定期排练“宕羌傩舞”的队伍当中。

  在苗赵生义看来,通过“宕羌傩舞”的演出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当地苯教文化的知名度得到提升。让更多年轻人加入其中,才能让“宕羌傩舞”得到发展性保护。(记者屠国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