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报 甘肃力促中医药成为支柱产业
甘肃 省委书记林铎就办好中医药产业博览会作出批示
9月26-27日,2017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在久负盛名的甘肃定西市陇西县盛大开幕。甘肃省委书记林铎就办好中医药产业博览会作出批示。
甘肃省委书记林铎在批示中指出,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举办中医药产业博览会,是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和重大举措。各级和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在中药材标准化生产、新产品研发、质量监管、市场体系完善、特色品牌打造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不断提高产业发展层次、规模和水平,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健康甘肃建设作出新贡献。要秉持“开放、合作、绿色、健康”宗旨,办好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加强宣传推介和招商引资等工作,搭建全产业链发展的高效市场平台,早日把甘肃省中医药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药产业是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既有底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又有丰富多样的中药材资源。几千年前,“味百药而制九针”的人文始祖伏羲、“华夏中医始祖”岐伯、“针灸鼻祖”皇甫谧等历代先贤,在陇原大地探索建立中医理论初始框架,形成了《黄帝内经》、汉代医简、敦煌医学等中医理论,奠定了中医发展的基础,为中华医学宝库留下了重要遗产。甘肃也是我国中药材主产区和道地药材主产地,素有“天然药库”美誉,现有中药资源2540种,其中,人工种植110余种,大宗道地药材30余种。
坚持中医药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中医药宝库保护好、发展好”。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说,近年来,甘肃依托丰富的道地中药材资源,紧紧抓住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利契机,把发展中医药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着力推动产业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现代化、科技化发展。甘肃稳步推进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目前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35万亩,年产量超过115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当归、党参、黄芪等18个道地中药材品种获得国家原产地标志认证,建成了陇西文峰和首阳等一批专业中药材交易市场。甘肃坚持中医药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建设了定西国家中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兰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重要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和陇东南地区五市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合作共建了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大力培育中医药企业,大力发挥产业助力作用,做大做强,为甘肃省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加快推进中药材综合试验区规范化建设
唐仁健介绍,通过不懈努力,在国家卫计委、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关心支持下,今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正式批准甘肃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这为甘肃省进一步放大中医药产业优势、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加速培育新动能提供了重要契机。甘肃一并举办这次药博会,以“开放、合作、绿色、健康”为主题,集展销展览、推介招商、高端论坛、实地考察为一体,既赋予试验区建设实实在在的内容,又搭建了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的平台。甘肃将按照总体方案要求,全力建设中医医疗服务、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和中药产业协同发展的一流中医药产业试验区;充分挖掘中药材资源优势,加快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和现有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发展中药材电子商务,促进中医药骨干企业快速成长,打造中药材品牌;加快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升中医药创新能力,发展“中医药+”产业,促进中医药产业和中医事业系统化、多元化发展,进一步增强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真正将中医药产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富民产业。
进一步扩大开放带来重大机遇
甘肃是典型的内陆欠发达省份,省情的最大特点就是“多样”,三大高原交汇带、地形多样,五大气候交叉带、气候多样,四大文明交替带、文化多样,这种多样性、多元性,既决定了甘肃的问题和困难相对突出,又说明优势和潜力非常明显。唐仁健表示,当前,随着宝兰客专开通运营,兰渝铁路即将开通,中兰客专开工建设,甘肃的交通条件正在不断改善,发展的基础更加完备;敦煌文博会、兰洽会等重大节会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特别是甘肃与重庆、广西和贵州合作共建中新(加坡)互联互通南向物流通道,在更大范围融入“一带一路”,为进一步扩大开放带来了重大机遇;甘肃正在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努力塑造重商、亲商、安商、护商的良好形象,甘肃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广阔前景。
2016年,全省中医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104户,完成工业增加值49.26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3.96亿元,年销售1亿元以上的17家,中药批准文号达到1571个,占总药品批准文号52.1%。甘肃不断加快中医药“走出去”步伐,在乌克兰、俄罗斯、法国、新西兰、匈牙利等多个国家成立了岐黄中医学院和中医中心,与吉尔吉斯斯坦、韩国、摩尔多瓦等国在中医药领域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甘肃真诚希望国家各部委一如既往支持甘肃发展,在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献计支招,给予指导支持;甘肃热忱期望广大客商将更多目光聚焦到甘肃这片热土,来甘肃投资兴业,在实现合作共赢中不断开创中医药产业发展新辉煌。
“凡是有中华民族的地方,就有优秀的中华文化,也必然有中医药+”。马来西亚华人医药总会会长丁家骅讲,中医中药传入马来西亚历史悠久,凡有华侨的地方就有中医。马来西亚有近24.7%的华裔,超过700万人,凡有华人居住处皆有中医药。马来西亚中医医疗机构已逾4000家,中药店堂3000多家,从业人员1.3万人。据他所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医药已经遍布世界各地,中医药由于保健治病的疗效,倍受世界华人的喜爱,成为“一带一路”上的“文化桥梁”。
弘扬和继承中医药文化精粹
“2017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博览会”上,备受关注的由马来西亚华人医药总会会长丁家骅率团一行22人海外考察团。作为马来西亚华人医药总会副秘书长林隆发介绍,这次访问团、大部份成员还是第一次来到这个“千年药都”的甘肃省,让团成员认识和学习了很多的宝贵知识。进一步了解了更多有关的中医中药的今后发展情况、这对今后双边的经贸合作和中医药文化交流、具有很好的基础。对于这次访问、成员们第一次认识了“敦煌医学”这个医学名词。同时也对“歧黄中医药学院”有了新的认识、也对“歧黄中医药中心”在世界多地的传播和开创、深感兴趣。因此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马来西亚也能成为“歧黄中医药中心”的开创新地点。这对今后甘肃省和马来西亚中医药事业的联系和合作、会带来更好的机遇。
培育壮大中医药健康重点项目
“生态绿色发展、包容开放发展,构建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监督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建立,把中医药管理体制更加健全。”甘肃省政府副省长李斌讲,定西中药材资源丰富,有中药材品种资源439种。全国统一普查的363个主要中药材品种中,定西就有135种,占37.2%;中医药常用的130多个中药材品种中,定西就有97种,占75%左右。甘肃不仅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既有底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又有丰富多样的中药材资源。这里地域广阔,已经形成了4个现代中药产业园区,今年初,国家批准甘肃省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为此,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在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各领域全面协调推进,在综合试验工作上有新突破。实现中医药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建设一批中医药健康服务重点项目;力争使得甘肃中医药产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中药工业总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比例逐年提升,中医药产业成为全省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
(2017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展馆定西展位)
扩大开放让千里陇原药库飘 香
甘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蕴藏着丰富的中药资源,多民族聚居的历史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中药材产业,是我国“南药北储、东药西储”的天然仓库。甘肃省商务厅厅长张应华介绍,甘肃先后政策支持建成了陇西文峰和首阳专业中药材交易大市场。省商务厅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全力实施商务发展“13105”行动计划。按照内贸流通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加快建设农产品流通发展支撑体系,打造中医药流通服务平台,搞活流通、保障供给、开拓市场、促进农业经济和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省商务厅非常重视特色中医药品牌培育工作,鼓励全省中医药龙头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培育壮大省内特色品牌效应,充分发掘提升优势,提升新水平。张应华说,近年来,省商务厅积极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甘肃在欧美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8个岐黄中医学院和6个中医中心,在新西兰合作成立了中医文化交流中心。百年“老字号”企业兰州佛慈制药集团在俄罗斯、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完成了150个中医药产品的注册,公司生产线全部通过国家GMP、澳大利亚TGA组织的GMP认证,产品在PIC协约国得到认可,产品行销全国,并出口至美国、加拿大、东南亚等30个国家和地区。甘肃和盛堂药业、陇西一方药业、美尔康药业等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步伐不断加快。
南药北储市场地位形成“天下药仓”
有了“天下药仓”的底蕴,伴随着市场体系的完善,定西市中药材交易进一步活跃,2016年,全市中药材年交易量达30万吨,年交易额180亿元以上。优势的进一步扩大,也激发了人们的创业热情,1256家网上中药店、15个中药材专业网站、58个中药材专业协会和货运信息中介组织、30多条运输专线先后创建,销售网络遍及国内31个省区市和东南亚国家、地区。2016年,定西市网络外销各类中药材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定西市长戴超介绍,定西市按照“盘活存量、提升增量”的思路,仓储方面,一方面扶持现有的仓储企业广泛采用辐照灭菌、低温干燥、红外线干燥、低温充氮技术等储存技术,对传统仓储库进行改造扩容;另一方面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扩大仓储规模,提升静态仓储能力。戴超表示,市场方面,规划建设以陇西首阳中药材市场、岷县当归城市场、渭源渭水源中药材市场等5个专业市场为龙头,以产地集贸市场为补充,以各乡镇收购网点为延伸、电子商务为补充的中药材市场体系。
“首阳镇基础好、潜力大已经把中医药产业作为区域首位产业。”陇西县商务局局长龙济洲讲,陇西县规划建设了占地2250亩的中药材循环经济产业园首阳分园,大力实施种植标准化、加工精深化、仓储规模化、市场专业化、产品品牌化五大工程,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整体效益显著提升。引进入驻甘肃江能医药科技集团、甘肃扬子江中药材有限公司、陇西圣大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16家,正在建设总投资6.8亿元的甘肃扬子江中药材有限公司首阳饮片加工基地项目和总投资6.9亿元的甘肃江能医药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实现了“建设一个园区、集聚一批企业、反哺城镇建设、繁荣地方经济”的目的。
甘肃商务大市场之一:甘肃陇西首阳中药材交易市场
“南药北储、东药西储”的天然仓库
甘肃建设中医药产业综试区方案获批
9月26日上午,在2017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博览会上,甘肃举行了甘肃省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启动大会。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闫树江莅临会议。启动大会和开幕式上,国家卫计委有关负责人宣读《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甘肃省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的批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甘肃省政府签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协议》。
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重要基地,是发展健康产业、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支撑,是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要深刻认识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的重大意义,坚持创新发展,奋力推进试验区建设。希望甘肃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创新驱动、集约发展、市场引领,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继承传统学术思想和宝贵经验基础上加强自主创新,强化中医药事业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度,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加快推动中医药“走出去”,全力打造中医医疗服务、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和中医药产业协同发展的一流中医药产业试验区。要加强组织协调,强化督促落实,营造良好氛围,为试验区建设提供组织保障;要立足甘肃、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依托自身优势,创新体制机制,为全国中医药产业和健康产业发展探索出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
根据批复总体方案,甘肃将利用自身作为中医重要发祥地、道地药材主产地的比较优势,积极培育发展中医药产业,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至2020年,甘肃将基本形成较为系统的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中医药产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富民产业,成为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动力。